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对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正确的是(  )

A.室内不慎起火,迅速打开门窗   

B.发现厨房内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水浇灭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D 【解析】 试题A、室内不慎起火,迅速打开门窗,会使燃烧更加旺盛,故A错误; B、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故B错误; C、用水浇可使燃烧的酒精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但酒精的密度比水小,达不到隔绝空气的目的,故C错误;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D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上册5.2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 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表中“待测”值为5 D. 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36

B 【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假设待测值为X,有16+70+1+0=0+X+45+36,解得X=6,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可以判断二氧化碳和水为生成物,而X和氧气为反应物,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在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所以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A错误;B、根据A的解答可以知道在X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B正确;C、根据A的解答可以知道待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同步测试 题型:简答题

美国科学家卡尔•克里斯特成功地制d得盐粒大小的氮5(化学式为N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部分设备,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能会成为火箭和导弹后级的理想燃料.氮5是由排列成V形的5个氮原子结合而成的,化学性质极不稳定,需保存在﹣80℃的干冰中.根据以上叙述,你认为N5在应用领域有哪些用途?(写两条)

炸药;致冷剂. 【解析】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氮5是由排列成V形的5个氮原子结合而成的,化学性质极不稳定,需保存在-80℃的干冰中,因此N5的用途有:炸药、致冷剂、燃料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现实验室里几种物品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 浓硫酸: 怎么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增加了?

C. 灯泡: 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        D. 生石灰:把我扔在水中好难受啊

D 【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试管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浓硫酸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增加,是浓硫酸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没有新物质生成;灯泡通电后发亮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生石灰放入水中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①食品包装填充氧气——防止变质、变形
②食品包装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
③鉴别硝酸铵和硫酸铵——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①H2、CH4都是可燃气体——点燃前须
检验纯度
②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③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
 


C
 

①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可以区分
②有腐蚀性的药液溅入眼睛内——要立
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
③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价
 


D
 

①少用塑料购物袋——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
②随时用水冲洗铁制品——防止铁生锈
③水污染——对人类没有影响
 

B 【解析】 试题A、①食品包装填充氮气——防止变质、变形,而不是氧气,③鉴别硝酸铵和硫酸铵。两者都属于氨态氮肥,故不可用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故错误,B、正确,C、根据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故③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4价,错误,D、②铁生锈就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故用水冲洗铁制品,不能防止铁生锈,③水污染,对人类有非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科粤版化学上册1.1《身边的化学》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不仅要研究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增加粮食的产量

B.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C. 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

D. 利用化学将废铁变成黄金,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D 【解析】 A、利用化学可以生产化肥和农药,使粮食增加产量,故A正确;B、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故B正确;C、化学可以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故C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无法将铁元素变成金元素,故D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1.1身边的化学 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描述内容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安全常识:室内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B. 环保知识: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减少空气污染;控制使用塑料袋——防止“白色污染”

C. 实验现象: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 物质用途: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磷酸二氢钙[Ca(H2PO4)2]——用作复合肥料

B 【解析】 A、燃气灶漏气时的处理方法是: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千万不要用电(例如抽油烟机、换气扇、电灯),否则容易产生电火花,因为燃气易燃,就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立即打开排气扇是错误的;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不会发生改变的;故A完全错误; B、由于燃烧化石燃料能产生有害气体,所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能减少污染是正确的,“白色污染”是随意丢弃塑料制品形成的,所以控制使用塑料袋可以防止“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科粤版化学上册2.1.2纯净物和混合物、探究呼吸作用、空气的污染和防治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是无色气体,但成分比例不同

B. 通过带火星的小木条,可比较二者氧气含量的不同

C. 呼出气体中仍然含有稀有气体和氮气

D. 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相比,氧气明显减少,二氧化碳明显增多

B 【解析】 A、因为呼吸过程中发生气体交换,吸收掉一部分氧气生成一定量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B、人体吸入和呼出的空气中含有氧气,但是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错误;C、氮气和稀有气体不参与呼吸作用,因此呼出气体中含有氮气和稀有气体,故选项正确;D、吸入空气后氧气被人体吸收并发生气体交换生成二氧化碳,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相比,氧气明显减少,二氧化碳明显增多,故选项正确。故选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2.3构成物质的微粒(II)--原子和离子 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微观粒子图所表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是(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⑤ D. ①③④

A 【解析】 试题在元素周期表中,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虽然②最外层电子数为8,但是得到一个电子后的结构,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与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而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但是失去2个电子后的结构,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与⑤不相等,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