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3?宁化县质检)结合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A装置中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防止冷凝水倒流而使热的试管破裂
防止冷凝水倒流而使热的试管破裂
;B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浸入液面的目的是
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所需的药品是
高锰酸钾(或KMnO4
高锰酸钾(或KMnO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收集氧气可选用
D或E
D或E
(填标号),理由是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或氧气不易溶于水)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或氧气不易溶于水)

(3)实验室里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是
BD
BD
(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
CaCO3+2HCl=CaCl2+CO2↑+H2O
.检验集气瓶中充满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
分析:(1)据实验室加热固体药品和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2)A装置是用加热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且试管口有棉花,说明是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并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分析收集装置;
(3)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据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且不能燃烧的性质进行验满.
解答:解:(1)A装置中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B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浸入液面以下是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是:2KMnO4
  △  
.
 
K2MnO4+MnO2+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且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3)实验室里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检验集气瓶中充满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进行判断;
故答案为:(1)防止冷凝水倒流而使热的试管破裂;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2)高锰酸钾(或KMnO4);   2KMnO4
  △  
.
 
K2MnO4+MnO2+O2↑;D 或E;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或 氧气不易溶于水);
(3)BD;      CaCO3+2HCl=CaCl2+CO2↑+H2O;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发生和收集装置的选取、反应原理、验满方法、注意事项等,掌握相关知识才能正确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宁化县质检)如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宁化县质检)2013年4月20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中发生的下列破坏性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宁化县质检)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宁化县质检)吴医生配制的“复方铜溶液”,治疗脚气有显著疗效.吴医生把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加水稀释,能配制5%的硫酸铜溶液
100
100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宁化县质检)三明钢铁厂的化验员小曹为了检测生铁产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取研磨成粉末的2.9g生铁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滴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直到恰好不再产生气泡,共用去这种稀盐酸50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生铁中杂质不参与反应).求:
(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的5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3.65
3.65
g.
(2)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