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列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分子运动实验
B.
   面粉爆炸实验
C.
    白糖晶体的形成
D.
用氢氧化钠溶液制叶脉书签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分子运动实验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面粉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白糖晶体的形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用氢氧化钠溶液制叶脉书签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NH3+H2O+CO2=NH4HCO3B.2A1+3H2SO4=A12(SO43+3H2
C.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D.CuSO4+Ca(OH)2=CaSO4+Cu(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化学的发展为保护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下列有关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氯代烷等气体的排放,能减缓温室效应
B.煤、汽油等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
C.不合理使用农药会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但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D.难于降解的废弃塑料产生“白色污染”,回收废弃塑料,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该工程示意如图:

对该过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①操作中需要进行搅拌,目的是提高氯化钠的溶解度
B.②、③、④三步操作顺序可以颠倒
C.⑤操作得的沉淀中共有三种物质
D.⑥操作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调为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
B.用图2所示装置加热蒸发NaCl饱和溶液得到NaCl晶体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
D.在实验室中,用图4所示装置除去河水中的少量泥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t1℃时,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甲图中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C.
(3)t3℃时,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B,现要提纯A,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4)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再加入少量水,烧杯中有晶体析出,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许多化学反应都伴随着明显的现象的发生,但也有一些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如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但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却无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看到试管内出现了液面升高现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试管内压强降低.但丙同学和丁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甲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或溶于水,也能使容器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

(2)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丙同学和丁同学分别加入两类不同的物质,通过检验生成物的实验方案,请你填写下面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结论
取上述实验
后的溶液
丙同学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2HCl+Na2CO3=2NaCl+H2O+CO2验证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丁同学滴加氯化钙生成白色沉淀CaCl2+Na2CO3=CaCO3↓+2NaCl
【拓展】盐酸与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也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前,应先向NaOH溶液中滴入少许酚酞.
【反思】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一是可以通过检验生成物证明反应发生;二是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发起一场PX词条“保卫战”,经过多次“拉锯”修改,2014年4月4日,百度百科上“PX”词条最终被锁定在“低毒化合物”的准确描述上.PX是对二甲苯,其组成和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二甲苯中的C、H元素的质量比为48:5
B.对二甲苯分子是由6个碳元素和6个氢元素组成
C.对二甲苯分子中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对二甲苯中碳、氢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植物光合作用得到的单质O2
(2)碘酒中的溶剂C2H5OH;
(3)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