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其原理是
 

(2)为了全民的健康,卫生部推广使用强化加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
 
(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3)工业生产中常用锅炉烧水,但是如果锅炉中长期使用硬水容易造成锅炉的爆炸.工业生产中用
 
方法可以降低硬水的硬度.
(4)“假酒”中含有一定量的甲醇(CH3OH),饮用后会使人视力迅速下降、失明,甚至死亡.工业上制取甲醇的方法为:X+2H2 
催化剂
.
CH3OH,则X的化学式为
 

(5)尿素[CO(NH22]和 硝铵[NH4NO3]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两种氮肥,其中氮元素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硬水与软水,元素的概念,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与生活
分析:(1)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可以灭火;
(2)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铁”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3)硬水中的杂质离子在加热火煮沸时会以沉淀的方式沉降下来.
(4)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解决.
(5)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比较两者的含氮量,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这也是检验铵盐的主要方式.
解答:解:(1)炒菜时油锅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灭火的原理是使油与氧气隔绝.
(2)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3)硬水中的杂质离子在加热火煮沸时会以沉淀的方式沉降下来,从而降低了硬度.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与数量不变,则x中含有一个碳原子一个氧原子.
(5)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比较两者的含氮量,尿素的含氮量是:
14×2
12+16+(14+2)×2
×100%=47%;硝酸铵的含氮量是:
14×2
14+4+14+16×3
×100%=35%.
故答案为:(1)隔绝氧气;(2)元素;(3)煮沸或蒸馏;(4)CO; (5)CO(NH22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和李明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
李明认为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HCl,CaCl2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①小红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2
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人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李明认为小红的实验不能证明她的猜想,原因是
 

③李明向废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就证明出废液中含有HCI,CaCl2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拓展与应用】
①要想从废液中回收比较纯净的氯化钙晶体,首先需要向废液中加入
 
,反应完成后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写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瓶气体,它由H2、CO、CO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用它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化学式回答问题:
(1)气体中一定没有
 

(2)气体的组成可能是(有几种填几种,可不填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场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钠,易造成环境污染.化学兴趣小组为该厂设计废水处理和利用的方案.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过滤后的水样200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不能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与所加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假设气体全部逸出):
(1)反应生成CO2气体的质量是
 

(2)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农业上常用10%~20%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请通过计算判断,上述试验反应后所得溶液能否直接用于农业上选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老师从实验桌上拿出两瓶常用的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①请你猜想此气体可能是什么物质?如何验证该气体?
②你想制取该无色气体,发生装置将选取图中的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选取
 

③如果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你猜想的气体,你认为气体应从
 
 端(填“a”或“b”)通入.
④请你猜想该无色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产生它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装置可采用②图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测定鲜嫩植物茎叶呼吸作用的装置,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瓶口塞紧并用u型管与外界相连.
(1)用黑纸包住广口瓶的目的是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U型管左管的液面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碳酸氢钠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1)用pH试纸测定碳酸氢钠溶液的pH,操作方法为
 
,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很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的依据是
 

②兴趣小组为了确定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成分进行以下实验,请填写下表(要求实验二、实验三选择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进行实验)
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一: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溶于水,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固体产物是NaOH,而不是Na2CO3
实验二:
 
 
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实验三:
 
 
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讨论与评价】实验一的结论与实验二、实验三的结论相反,在讨论时,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方案一的结论不正确,他们的理由是
 

【总结】请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取其28克置于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加入71克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23.3克.求:
(1)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
(2)原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滤去沉淀,在该温度下将所得溶液恒温蒸发掉5.5克水后,溶液恰好饱和,计算该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Ca2+②NO2③2NO  ④Mg
-2
O
 ⑤2H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3)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
 
 
(4)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