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通过宏观现象来间接认识微观问题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

(1)如图1所示,将酚酞溶液倒入 B 烧杯中,5mL浓氨水倒入烧杯A 中,用一个大烧杯罩住 A、B 两个小烧杯.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B烧杯中酚酞试液变红.
(2)如图2所示,将滴有石蕊溶液的滤纸放入试管中,试管口放置一浸有浓盐酸的棉花,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滴有石蕊溶液的滤纸从试管口向试管底依次变红(提示:紫色石蕊遇盐酸会变红).
以上 2 个实验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分析 (1)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放出氨气,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进行解答;
(2)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放出氯化氢气体遇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进行解答.

解答 解:(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放出氨气,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B烧杯中酚酞试液变红;故填:B烧杯中酚酞试液变红;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放出氯化氢气体遇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滴有石蕊溶液的滤纸从试管口向试管底依次变红;故填:滴有石蕊溶液的滤纸从试管口向试管底依次变红;
以上 2 个实验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填: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及其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相互作用显色等方面的内容.本题的关键点就是酸性物质可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的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0.5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mol Na+,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B.该溶液中含有58.5g NaCl
C.配制100 mL该溶液需用5.85g NaCl
D.量取100 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有下列物质:①氮气  ②氧气   ③铁粉  ④冰水混合物   ⑤可乐  ⑥矿泉水  ⑦洁净的空气,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下同)①②③④;属于混合物的是⑤⑥⑦;属于单质的是①②③;属于化合物的是④;属于氧化物的是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某次试验小明用20g的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得到6.6g的CO2,求:
(1)原石灰石中的CaCO3的质量为多少克?
(2)此石灰石中的CaCO3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满足人体需求.如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

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要摄取足够量的钙,才能避免A(填字母序号);
A.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症B.贫血症C.智力低下
(2)碳酸钙(化学式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3)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700mg;
(4)按照金钙尔奇说明书每日的补钙量,若改用葡萄糖酸钙,一日3次,一次应服用4片.(葡萄糖酸钙相对分子质量为4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引发海啸,福岛核电站遭到破坏,核反应堆内的物质在高温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氢气因泄漏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该爆炸燃烧反应的化学文字表达式是2H2 +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爆炸导致放射性物质外泄,引发核危机.其中碘-131就是一种放射性元素的原子,其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则它的核外有53个电子,属于非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正极产生5mL气体时,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1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将15.4克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称得试管中固体质量为 14.44克.求:
(1)生成氧气多少克?
(2)原先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我国地质科技人员在珠江口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可燃冰”样品,其主要成分为甲烷水合物,化学式可表示为CH4•nH2O.下列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能燃烧,说明冰也可以燃烧
B.“可燃冰”的发现说明我们不用节约能源
C.“可燃冰”做燃料会大大减弱温室效应
D.“可燃冰”燃烧时会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