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H2SO4 | B. | O3 | C. | SO2 | D. | NH3 |
分析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根据题意,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A、H2SO4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O3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SO2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故选项符合题意.
D、NH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但1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式的意义,由图示确定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离或制取物质与原理的对应关系 ①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等-物质沸点不同 ②可利用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因之一-物质中含有氧元素 | |
B. | 燃烧事实与促进燃烧方法的对应关系 ①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②用煤炭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吹入空气-增大氧气的浓度 | |
C. | 化学概念与逻辑关系的对应 ①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交叉关系 ②单质与化合物-并列关系 | |
D. | 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 ①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于灭火 ②稀有气体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用于制造霓虹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 |
B. | 厨房内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CO)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 |
C. | 进入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立即停止前进,退出山洞 | |
D.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浇水灭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ClO | B. | NaCl | C. | NaCl2 | D. | 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OH、CuSO4、H2SO4 | B. | NaCl、Ba(NO3)2、HCl | ||
C. | NaCl、Na2SO4、Na2CO3 | D. | NH4NO3、NaOH、Na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