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如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是同一化学符号,此化学符号是(  )
A.H2SO4B.O3C.SO2D.NH3

分析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根据题意,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A、H2SO4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O3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SO2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故选项符合题意.
D、NH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但1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式的意义,由图示确定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液体的倾倒
C.
闻气体气味
D.
加热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归纳与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存在错误的是(  )
A.分离或制取物质与原理的对应关系
①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等-物质沸点不同
②可利用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因之一-物质中含有氧元素
B.燃烧事实与促进燃烧方法的对应关系
①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②用煤炭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吹入空气-增大氧气的浓度
C.化学概念与逻辑关系的对应
①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交叉关系
②单质与化合物-并列关系
D.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
①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于灭火
②稀有气体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用于制造霓虹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
(1)自然界的碳循环中吸收大气中CO2的环节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2)科学家研究得到:海洋是吸收大量CO2的地方.如果工业生产产生的CO2排放量继续增加,海洋将被““酸化”.请写出酸化原因的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
(3)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可为氢动力汽车提供能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H2+2H2O=Mg(OH)2+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为确保生命安全,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厨房内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CO)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进入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立即停止前进,退出山洞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浇水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工业上制取ClO2的反应为:Cl2+2NaClO2═2X+2ClO2,则X的化学式为(  )
A.NaClOB.NaClC.NaCl2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第15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于2013年11月18日至22日在漳州东南花都举行.参展的一些花卉苗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气体肥料.现有足量的盐酸与200kg碳酸钙反应,能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欲测定该品牌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Ⅰ.甲组同学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

【实验步骤】①组装好如图1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称取7.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并在其他装置中加入相应的药品;    
③称量装置C的质量;
④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稀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再次称量装置C 的总质量;   
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分析】(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3)如果没有D装置则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会进入C装置中;
(4)称得纯碱样品的质量为7.0g,实验前、后C装置(包含药品)的质量分别为61.2g和63.4g,则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75.7%.(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Ⅱ.乙组同学采用生成沉淀的方法来测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2实验:
(1)判断加入氯化钡溶液是否过量的合适方法是B(填编号),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向混合物X中滴加稀硫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氯化钡已经过量
B.静置混合物X,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氯化钡已经过量
(2)判断滤渣是否洗涤干净,可以采取向最后的洗出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3)根据实验数据,乙组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实验反思】乙组所测实验数据比甲组更准确,你认为甲组存在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甲组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有部分残留在锥形瓶中,未被装置C吸收,影
响实验测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  )
A.NaOH、CuSO4、H2SO4B.NaCl、Ba(NO32、HCl
C.NaCl、Na2SO4、Na2CO3D.NH4NO3、NaOH、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