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
B、核电荷数不同
C、电子层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判断,元素是指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解答:解:元素是指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可见,元素的种类取决于原子的质子数或桥电荷数,所以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的定义,透彻理解元素的定义,明确元素间的本质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空气、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鼓励驾驶私家车出行
B、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
C、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D、使用清洁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
+2
Ca
:钙离子
B、MgCl2:氯化镁
C、2H:2个氢元素
D、O2:2个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今年5月上旬,一枚用于工业探伤的放射源铱192(其原子中含有77个质子和115个中子)在南京丢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2
C、该原子的核外有115个电子
D、该原子中的微粒总数目为19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
A、铁锅生锈B、葡萄酿酒
C、水结成冰D、牛奶变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和乙反应可制备燃料丙,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D、乙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酸(HCOOH)通常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它在浓硫酸作用下会分解,反应方程式为HCOOH
 浓硫酸 
.
 
CO↑+H2O.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欲用该反应来制取CO,并还原氧化铁粉末.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供选择:
(1)用滴入浓硫酸方法制取CO,应选
 
(填序号)装置;如果要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甲酸气体,最好选择图中的
 
(填序号)进行洗气.
(2)用上述方法制取CO还原氧化铁,并检验气体产物,则各仪器的接口按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为:
 

(3)在对氧化铁粉末加热前,为安全起见,应进行的一项重要操作是
 

(4)上述实验后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请你说出一种处理尾气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医用双氧水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小刚手部受伤,医生让其用双氧水进行消毒,在使用时,不慎将一部分双氧水洒到了水泥地板上,他发现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对此他提出了两个问题并在实验室中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1】:产生的气体是否为氧气?
【构建假说】:
 

(2)【提出问题2】:水泥块是否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有催化作用?
【查阅资料】: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Ⅰ.分别量取5mL同种浓度的双氧水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水泥块,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时,重新加入双氧水,并把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水泥块的质量仍为ag
【实验结论】:
①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
 

②实验Ⅰ证明:
 

③实验Ⅱ、Ⅲ依次证明水泥块的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
【实验评价】:
④实验Ⅰ中“分别量取5mL同种浓度的双氧水”的目的是
 
,试管B的实验称为
 

【实验拓展】:查阅资料得知,氧化铜、氧化铁、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⑤如果要设计实验证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催反应速率有何影响,需要控制的变量有
 
 
 
 
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习小组对蜡烛的燃烧进行以下探究:
实验一:点燃一支蜡烛,用一只烧杯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蜡烛燃烧片刻后熄灭.
实验二:再点燃蜡烛,然后吹灭,看到烛芯产生一缕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蜡烛重新被引燃.
实验三:将组细均匀的木条水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稍加热后观察木条燃烧现象.
(1)实验一中,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是
 

(2)实验二中,关于白烟的成分,小组同学做出了下列猜想:
A.白烟是水蒸气   B.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C.白烟是二氧化碳
对此,他们继续做了以下实验: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理由
 

(3)小组同学在做实验一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他们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蜡烛燃烧温度最高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