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或“失”),所形成离子的符号是
 
,请写出和该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原子的元素符号
 
,该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答:解:由图示可知,质子数是17,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符号是Cl-,和该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原子的元素是氩元素,符号是Ar,该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形成氯化铝,化学式为:AlCl3
故答为:得,Cl-,Ar,AlCl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混合物(括号为杂质)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提纯的是(  )
A、硝酸钾(蔗糖)
B、铁粉(铜粉)
C、氯化钠(碳酸钙)
D、酒精(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同学在帮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石灰水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1)对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
白色粉末的成分 形成的原因
可能是CaCO3 石灰水与空气中的某种气体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可能是Ca(OH)2 瓶壁和瓶塞处的石灰水中的溶剂蒸发,溶质结晶析出
(2)经过反复思考,小明同学猜想白色粉末还可能是上述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为了得出比较严格的结论,他用刀片轻轻刮下少许白色粉末置于试管中,并滴入少量蒸馏水,进行了如下实验来验证他的猜想,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向试管中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白色粉末中含有氢氧化钙
往上述试管中的残留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钙
(3)反思与交流:实验室里许多药品需要密封保存.请你写出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
 

(4)拓展与提高:若想清洗石灰水试剂瓶内壁和瓶塞处的白色粉末,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试剂名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①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②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着的原因是
 

③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
 
,使火势烧得更旺.
(2)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时,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用“>”“<”或“=”表示),在它们各100g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最大的物质是B;
②t2℃时,将A、B、C各25g分别放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
 
,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方法有
 
 

③t2℃时,分别将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1℃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对食盐的用途进行探究,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一)用途之一:作调味品.
食盐的主要成份是NaCl,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
【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除去,从而获得较纯的食盐晶体?
【资料准备】
20℃时,一些物质的溶解度
OH-CO32-
Na+
Ca2+
Mg2+
【实验方案】某同学为了提纯粗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交流与表达】
(1)实验操作X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2)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3)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
 

(二)用途之二:制备氯气.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制备氯气,可以得到多种化工产品,除氯气(Cl2)外,还生成密度最小的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用途之三:工业制碱.
某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化工产品--纯碱(Na2CO3)和化肥NH4Cl.
【相关资料】
(1)NH4Cl═NH3↑+HCl↑
(2)已知20℃时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气体指1体积水中能溶解的气体体积)
物质NaClNaHCO3NH4ClNH3CO2
溶解度36.0g9.6g37.2g7100.9
生产原理是:将NH3和CO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得到NaHCO3和NH4Cl的混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离出NaHCO3,加热制得纯碱.
生产流程如下

【问题讨论】:
(1)反应③中得到纯碱的化学方程式为:
 

(2)检验气体C的方法
 

(3)在反应②中,先通
 
气体,目的是
 

【组成确定】
(1)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
(2)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
称取纯碱样品10.8g加入适量水,再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0.0g,请通过计算判断此纯碱样品的纯度为
 
.(保留一位小数)
【总结反思】
某同学认为,在上述纯碱含量测定中,将CaCl2溶液改为BaCl2溶液,测定误差会减小,其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2个氧原子
 
;     
(2)3个四氧化二氮分子
 

(3)钙离子
 
;      
(4)食盐的主要成分
 

(5)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
 
; 
(6)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
 

(7)俗称“纯碱”的盐
 
; 
(8)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 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反应条件已略去):2Cu+O2+2H2SO4
  △  
.
 
2CuSO4+2H2O   
①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②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A~E 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
 
(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阴离子的结果示意图为,则x的数值可能是
 

A.9    B.10        C.12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甲、乙所示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
(1)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镁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离子,镁离子的符号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