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a试管,b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D,用该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②(填“①”或“②”)通入.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C.

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3)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氧气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进行分析;
(4)根据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进行分析.

解答 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a是试管,b是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所以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D,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所以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
(3)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氧气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所以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②通入;
(4)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C.
故答案为:(1)试管,集气瓶;
(2)B,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
(3)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A,②;
(4)A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化合物2.3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测得只生成1.8g水和4.4g二氧化碳.下列对该化合物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加明矾过滤B.加活性炭吸附C.通入Cl2消毒D.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两个基本实验,请据图回答:

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D中硬质玻璃 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
硫S      Si硅       铝Al     He氦       银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稀有气体B.清新的空气   液态氧气
C.氮气   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  清澈的泉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实验室用锌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以制得氯化锌和氢气.如果用32.5g的锌可制得氢气多少克?Zn+2HCl═Zn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催化剂在反应后质量减少
C.任意一个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D.催化剂在反应后化学性质会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认识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本质.

(1)图甲是镁原子和氧原子形成氧化镁的示意图.
①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图中的x=12.
②从得失氧的角度看,镁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从得失电子的角度看,反应中镁原子失去(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③由图甲可知,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后,其化合价将降低(填“升高”或“降低”).
(2)图乙是NaCl与AgNO3两溶液反应的示意图.
①图中NO3-的名称是硝酸根离子.
②该反应的本质是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沉淀.
③写出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的另一化学方程式:HCl+AgNO3=AgCl↓+HNO3(反应物之一为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