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为了探究物质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小倩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倩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某物质,观察到U形管左侧中的液面升高,她加入的物质是(  )
A、食盐B、氢氧化钠固体
C、硝酸铵D、铜
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结合热涨冷缩现象、导致的压强变化,进行分析判断;U型管中左侧中的液面升高,向水中加入的物质溶于水时必须能吸热,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
解答:解:A、食盐固体溶于水时温度几乎不变,不能使U型管中的液面有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U型管中的液面将出现左侧低于右侧液面的变化,故选项错误.
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瓶内气体遇冷体积变小,使U型管中的液面将出现左侧高于右侧液面的变化,故选项正确.
D、铜不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不能使U型管中的液面有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掌握氢氧化钠与浓硫酸等溶入水中会放出大量的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Ⅰ所示)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如图Ⅱ所示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图I、图Ⅱ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指出实验中A、B仪器的名称:A
 
、B
 

(2)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
(3)对照图Ⅱ实验,你认为图I实验有何不足之处?
 
(回答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金属单质R,能跟稀硫酸发生反应,也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则R是(  )
A、FeB、AuC、AgD、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某一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则该溶液一定是(  )
A、中性溶液B、酸性溶液
C、不是碱性溶液D、碱性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NO2的正确读法是(  )
A、一氮化二氧B、二氧化氮
C、氮氧二D、二氧化一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铁  Fe(OH)2
B、高锰酸钾   K2MnO4
C、氧化镁    MgO2
D、硫化钾   K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MN(锰)
B、Cu(铜)
C、nA(钠)
D、AL(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能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氮原子B、氮分子
C、氮元素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地壳里所含元素最多的是(  )
A、氧B、铝C、硅D、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