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红色--紫色--红色B.紫色--红色--紫色
C.红色--紫色--紫色D.紫色--无色--紫色

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碳酸不稳定,加热后又分解,由红色又变回紫色分析.

解答 解: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碳酸又是一种不稳定的酸,易分解重新放出CO2,使试液又由红色变成紫色,因此溶液的变化为:紫色-红色-紫色.观察选择项B正确.
故选B.

点评 通过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和受热碳酸的分解实验对比,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的结论,便于以后这方面的学习.此题虽简单,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下列物质①镁②清新的空气③氧化铜④液氧⑤水银⑥氮气⑦加碘食盐⑧二氧化碳⑨氧化镁⑩海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②⑦⑩,属于纯净物的是①③④⑤⑥⑧⑨属于化合物的是③⑧⑨属于单质的是①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60g
B.t℃时,甲与丙的溶解度相等
C.分别将40℃时甲、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所得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法分离提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确保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
(3)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液面上升在一等分刻度处,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
(4)燃烧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本实验可推知氮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难溶于水,化学性质是不助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的推理正确的是(  )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2-
B.某无色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
C.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产生白雾,所以打开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也能看见白雾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A-I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的浓溶液常用作干燥某些气体,H是最清洁燃料,D是蓝色沉淀,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H的化学式为H2
(2)若G为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则G与C之间后溶液的颜色为浅绿色.
(3)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Na2SO4+Cu(OH)2↓.
(4)B和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下列变化过程中,U形管中红墨水左端液面升高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小明为自己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炒牛肉和鸡蛋汤,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  )
A.鸡蛋B.馒头C.西红柿D.牛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现有铁、氧化铜、稀盐酸、氢氧化镁、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六种物质,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六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