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制取H2,要想收集到较纯净的H2,可选用装置
 
(填写装置序号).
(3)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所用的装置为
 
,判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4)用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5)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6)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原因是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氢气的制取和检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据常用仪器回答;
(2)收集较纯净的气体用排水法;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故应选择发生装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燃烧的木条放于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进行判断;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该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5)据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所以提纯二氧化锰可用过滤的方法,并结合选项分析解答;
(6)据装置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长颈漏斗和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H2,氢气难溶于水,所以要想收集到较纯净的H2,可选用排水法;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故应选择发生装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燃烧的木条放于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进行判断;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该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5)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方程式是:2KClO3 
MnO2
.
2KCl+3O2↑;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所以提纯二氧化锰可用溶解、过滤、然后用水洗涤并烘干的方法;
(6)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则生成的气体无法排出,U型管内的压强变大,就会把液体压入左侧的长颈漏斗内,右边液面降低,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就会停止;
故答案为:(1)①长颈漏斗;②水槽;
(2)D;
(3)B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熄灭则满;
(4)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5)2KClO3 
MnO2
.
2KCl+3O2↑;bcda;
(6)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到U 形管左侧,右侧液面降低固液分离使反应停止.
点评:本题较为综合的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取、反应原理、注意事项、验满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才能正确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认真分析下列各组物质,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所属类别不同,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这种物质的名称:
(1)水、氧化铜、水银、三氧化硫
 

(2)硫酸铜、硝酸、氯化锌、硝酸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20℃时,把24克A物质放入75克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A物质的溶解度是(  )
A、24克B、24
C、32D、32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气体中,常可以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装防腐的是(  )
A、氮气B、氧气
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对空气或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树种草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B、工厂加高烟囱不能减少空气中污染物总量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氧气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课上墨墨要配制一杯溶质质量分数为20%氯化钠溶液,下列做法中能达到该目的是(  )
A、称取20g氯化钠,溶解在80g水中,充分搅拌
B、称取20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中,充分搅拌
C、称取10g氯化钠,溶解在50g水中,充分搅拌
D、称取10g氯化钠,溶解在20g水中,充分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暑假期间到农田施肥时,发现撒落在地上的碳酸氢铵在阳光照射下很快消失了,同时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他很好奇,返校后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温度较高时,碳酸氢铵(NH4HCO3)能分解吗?产物是什么?
【猜想假设】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物可能为水、二氧化碳、氨气.但小海认为分解产物不可能有二氧化硫,判断依据是
 

【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试纸已用橡皮赛挤紧,夹持装置省略).
(1)根据现象
 
,证明实验后生成了水和氨气.
(2)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
 
,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红同学认为若将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改为NaOH溶液,再通过往B试管中滴入足量液体
 
,产生
 
的现象,也可以证明碳酸氢铵分解后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氨气
【实验反思】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在存放碳酸氢铵化肥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茗茗在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实验时,将实验内容以下表的形式记录下来,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1)填写表中的空白部分:
 
(选填“放热”或“吸热”,下同);
 

(2)根据实验现象和结论判断,NaCl固体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水中加入的溶质NaCl固体NH4NO3固体NaOH固体
加溶质前水的温度/℃202020
溶解现象全部溶解全部溶解全部溶解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的变化温度无明显变化温度降低温度升高
结论固体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放热和吸热现象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时产生
 
现象
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产生
 
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中完全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操作、图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反应前在瓶中放有少量水)  完全燃烧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胃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氧气的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B 比较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 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铝比铜的活动性强
 C 检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恰好完全反应
 D 除去盐酸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 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滤液为无色 所得溶液为盐酸溶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