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为BaCO3)制备氯化钡晶体工艺流程如下:
(1)操作Y的名称是_______,滤液2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______。
(2)洗涤氯化钡晶体最适宜的洗涤剂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20℃水 B.20℃饱和氯化钠溶液 C.20℃饱和氯化钡溶液
(3)现用25g毒重石(主要成分为BaCO3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样品和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通过计算:该毒重石中碳酸钡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过滤 BaCl2 C 78.8% 【解析】本题考查了盐的化学性质,混合物的分离,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操作Y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操作Y是过滤,在滤液2中还有氯化钡溶液,则除水外还有氯化钡这种物质,所以滤液2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氯化钡(BaCl2); (2)洗涤氯化钡晶体最适宜的洗涤剂必须能溶解杂质,不能溶解氯化钡,可用20℃饱和氯化钡溶液清洗,故选C; (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 火药的使用 B. 用铁矿石冶铁 C. 烧结黏土制陶瓷 D.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D 【解析】A、火药的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氮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用铁矿石炼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烧结粘土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分校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成功对接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信,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
⑴ 合金材料的研发 ①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图1能表示锡铅合金的是_________(填序号“a”“b”或“c”)。
②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绿色金属结构材料”。该合金是一种储氢材料,完全吸氢后得到MgH2和Al,“储氢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⑵ 合成材料的改良:碱式碳酸铝镁[MgaAlb(OH)c(CO3)d•xH2O]是一种新型塑料阻燃剂,其中a、b、c、d的代数关系式:2a+3b=_________。
⑶ CO2的绿色利用:①目前空间站处理CO2的一种方法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H2使CO2转化为甲烷并得到生活用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②以“铁氧化物”为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将CO2热解为碳和氧气,这一转化过程(如图2)中化合价升高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_。
a 化学 c+2d 4H2+CO2 CH4+2H2O 氧元素 【解析】(1)①锡铅合金的熔点比锡、铅的熔点低,因此图1能表示锡铅合金的是a;②储氢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MgH2和Al,属于化学变化;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有:(+2)a+(+3)b+(-1)c+(-2)d=0,即2a+3b=c+2d; (3)①在催化剂作用下,H2与CO2反应生成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分校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并发出蓝光
B. 氧化铜与盐酸反应,溶液颜色变为蓝绿色,加水后,逐渐变为蓝色
C. 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比是2∶1
D.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 【解析】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错误;B、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溶液浓度大时为蓝绿色,加水后,浓度变小逐渐变为蓝色,正确;C、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分校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电灯发光 B. 蛋清中加饱和硫酸铵溶液
C. 工业制氧气 D. 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
D 【解析】A、电灯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蛋清中加饱和硫酸铵溶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工业制氧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生成新物质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遇到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CO2=2Na2CO3+O2.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 ②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
③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④反应前后部分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
C 【解析】①含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这样的化合物是氧化物,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正确;②反应物、生成物中都有气体,往往制取的气体不纯净,错误;③单化化单是置换,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④反应前后部分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正确。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t1℃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C.将t2℃时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
D.若a中混有少量的b,可以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B 【解析】 试题解析∶A.未注明溶液是否饱和,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小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A错误。B.由图表知,B正确。C.不一定,故C错误。D.若a中混有少量的b,不可以降温结晶的方法,可用蒸发溶剂方法,提纯a,故D错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0℃时,可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 16%的甲、乙溶液
B. 恒温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甲、乙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
C. 30℃时,用质量相同的甲、乙分别与足量水配制饱和溶液,结果甲配得的饱和溶液质量大于乙
D. 2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在一起,所得溶液对两种溶质而言,均为不饱和溶液
C 【解析】A、1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是20g,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6.7%,所以不能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6%的甲、乙溶液,故A正确;B、恒温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甲、乙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故B正确;C、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用质量相同的甲、乙分别与足量水配制饱和溶液,结果甲配得的饱和溶液质量小于乙,故C错误;D、20℃时,将两种饱和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模拟考试(三)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维生素D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维生素D2中含有73个原子
C. 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96g D. 维生素D2属于有机化合物
D 【解析】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A、维生素D2中各元素质量比是12×28∶44∶16=84∶11∶4,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A错误;B、一个维生素D2分子中含有28+44+1=73个原子,故B错误;C、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8+44+16=396,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单位,故C错误;D、维生素D2属于有机化合物,故D正确。 点睛∶化学式的意义∶⑴宏观意义①.表...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