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核电荷数为11的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核电荷数为9的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与该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另一元素
 

(2)对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许多规律,如第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请再总结出其它规律,并写出其中两条:
 
;②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周期都从金属元素开始,到稀有气体元素结束(第一周期从非金属元素氢开始).根据图表找规律的一般方法是对比分析法,即将表中所给的信息,从横向和纵向及整体进行对比,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综合提炼出新的信息也就是其中隐含的规律.在元素周期表中,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元素的种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和元素性质,也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解答本题.
解答:解:(1)从元素周期表中可查出核电荷数为11的元素符号Na则名称是钠,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的数目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获得电子得到稳定结构;根据最外层电子数,核电荷数为9的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与该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另一元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为氯,故答案为:失;非金属;氯(Cl);
(2)在元素周期表中,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元素的种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和元素性质,也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故答案为:
①每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②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每一纵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些变化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并学以致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
 
,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其选择原因是
 
;验满方法是
 
;若收集较纯的氧气最好选
 
装置.
(3)已知:①将氯化钙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均匀加热,可以制得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比空气轻,②将亚硫酸固体与1:1的硫酸溶液混合,即可制的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比空气重.
则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制取二氧化硫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①熟石灰 ②石墨 ③活性炭 ④纯碱 ⑤胆矾 ⑥焦炭等物质中:
(1)在农业上可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填序号,下同)
(2)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是利用
 
来吸附毒气的,制糖工业中也利用它来脱色以制白糖的.
(3)在农业上可用来降低土壤酸性并改良土壤结构的是
 

(4)用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5)在冶金工业上,用
 
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
(6)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在改进
 
的生产方面,曾做出杰出的贡献,这种物质被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等工业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取用液体药品时,标签要向手心是为了
 

(2)使用量筒量液读数时,视线应与
 
保持相平.
(3)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结束时先
 
,然后移去酒精灯.
(4)使用酒精灯时,万一酒精洒在桌面上着火,应用
 
扑灭.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盖灭时轻提一下灯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鱼苗在长途运输中,通常将鱼苗养在相对密闭的容器内,加入某种药品,使容器内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保持鱼苗的存活:充足的氧气、及时除去鱼苗呼出的CO2水的pH调节在8左右,碱性不能太强.现有以下四种物质供选择:双氧水、过氧化钙(CaO2).过氧化钠(Na2O2)、氯酸钾.它们的有关化学性质如下:
(1)2H2O2═2H2O+O2
(2)2Na2 O2+2H20═4NaOH十O2
(3)2Na2O2+2CO2═2Na2CO3+O2
(4)2CaO2+2H2O═2Ca(OH)2+O2
(5)2CaO2+2CO2═2CaCO3↓+O2 
(6)KClO3不与H2O,CO2反应
在鱼苗长途运输中你认为最适合加入的物质是(  )
A、双氧水B、过氧化钙
C、过氧化钠D、氯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
 
处(填字母)的火柴梗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探究一瓶过氧化氢溶液的变质情况,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该过
氧化氢溶液,加入适量二氧化锰,产生气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
 MnO2 
.
 
2H2O+O2↑)
(1)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起
 
作用.
(2)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①2个氧原子
 
,②3个钠离子
 
,③氧化铝
 

④3个亚铁离子
 
,⑤碳酸钙
 
,⑥铵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①氢气  ②硫  ③二氧化碳  ④液氧  ⑤氯化钾  ⑥矿泉水    ⑦空气  ⑧四氧化三铁  ⑨石灰水  ⑩高锰酸钾(以下空格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
 
.(2)属于纯净物
 

(3)属于化合物
 
.(4)属于氧化物
 
.(5)属于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