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个推断中,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C.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2013年10月浙江余姚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洪涝灾害.
(1)洪涝灾害期间,水源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幼虫的污染.饮用水的消毒方法很多,简便实用的是______;
(2)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______;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Ⅰ、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该实验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填序号)_____.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②试管;③漏斗;④玻璃棒;⑤集气瓶;⑥烧杯;⑦滤纸
Ⅱ、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用肥皂在实验室的自来水中洗衣时,起浮渣,说明该自来水是含______的水,属于硬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咸阳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等。
(1)用文字描述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2H2O2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5Si_______ ④3Ca2+___________
(2)用下列字母序号填空:
a.Mg b.N2 c.O2 d.CO
①_______________用于急救病人 ②___________可充入食品包装
③____________可制作照明弹 ④_____________是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 ②铜绿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
③铁和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 ④硝酸铵受热分解生成N2O气体和水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静宁县第二大片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B.因为SO2和SO3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因为CaO可以与水反应,所以生石灰可以用来做干燥剂
D.因为CO具有可燃性,所以CO可以用来炼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硫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6
B.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C.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 硫原子核外共有16个电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 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C. 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啤酒、红酒和白酒中都含有乙醇(C2H5OH),饮酒后乙醇可进入人体血液中,科学实验表明,当乙醇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超过80mg/100mL血(每100mL血中含有80mg乙醇)时,便会影响人的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已知饮用某啤酒1大杯(0.56L),会使血液中乙醇含量升高30mg/100mL血.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中含有 种元素.
(2)乙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
(3)李明饮用了3大杯上述啤酒后,其体内每100mL血液中乙醇的含量(理论上)升高 mg, (填影响或不影响)其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如图所示,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氧 B. 碳 C. 氮 D. 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 W | G | H | P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6 | 2 | 12 |
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W待测值是13 B. 物质H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P是生成物 D.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