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1)从分液漏斗加入一定量液体,立即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A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未恢复至室温,即关闭弹簧夹,B瓶中产生现象的原因是
 
考点: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1)根据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解答;
(2)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使A中气压增大,大于B中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A中的悬浊液进入B中;B中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与悬浊液反应并将其中的固体耗尽,所以溶液变澄清;(Ca(OH)2+2HCl═CaCl2+2H2O)氢氧化钙被盐酸耗尽,溶液中不存在显碱性的物质,因此(酚酞)溶液由红色变无色解答.
解答:解:
(1)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白色粉末,形成白色浑浊液,水沸腾,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锥形瓶中液面下降,导管内的液面升高;
(2)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使A中气压增大,大于B中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A中的悬浊液进入B中;B中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与悬浊液反应并将其中的固体耗尽,所以溶液变澄清;氢氧化钙被盐酸耗尽,溶液中不存在显碱性的物质,因此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答案:
(1)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白色粉末,形成白色浑浊液,水沸腾,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锥形瓶中液面下降,导管内的液面升高;
(2)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使A中气压增大,大于B中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A中的悬浊液进入B中;B中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与悬浊液反应并将其中的固体耗尽,所以溶液变澄清;氢氧化钙被盐酸耗尽,溶液中不存在显碱性的物质,因此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所给的试剂和固体会发生的反应,然后结合具体装置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Ⅰ所示.常温下,分别向装有适量甲、乙物质的两支试管里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两支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将两支试管放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里,如图Ⅱ所示.

(1)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5%(填“>”、“<”、“=”之一).
(2)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之一).
(3)若甲中含有少量的杂质乙,可采用
 
方法提纯甲.(填“蒸发结晶”、“降温结晶”之一)
(4)在图Ⅱ实验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甲试管中固体增多,乙两试管里固体减少.请你对此现象作出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哈南新城在地铁建设中需要大量的钢铁,现有赤铁矿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实验小组同学为测定其纯度,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次第2次第3次
样品质量(g)253025
盐酸质量(g)200100100
所得溶液质量(g)216116116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列出第2次参加反应的盐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
 

(3)向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46.5g水,则最终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若用上述标签所示的浓盐酸配制三次实验中所需的盐酸,需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
 
mL;
(5)用500t该矿石可制得含杂质的铁的质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石建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制备二氧化碳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请回答问题:

(1)写出在此实验中使用仪器A的注意事项
 

(2)石建同学用右侧装置制备二氧化碳并得出其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结论.请帮助他将如图1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
(3)在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物质的名称是
 

(4)图2Ⅲ中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根据物质组成的差异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Na2CO3、Na2SO4、NaCl、K2CO3、BaSO4、CaCO3
(1)选出的一组物质为
 

(2)分类依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年11月23日,日本某天然气矿井发生特大“井喷”,含有大量硫化氢的天然气逸出,造成243人死亡的重大事故,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可溶于水,有可燃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请根据以上信息,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事故发生后,若及时采取对逸出气体点火燃烧的措施,可以减少对人员的危害和死亡.写出逸出气体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
 
 

(2)用点燃的方法可除去H2S气体,但生成的二氧化硫又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铝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之一,(1)根据图一,查出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根据图二可知,在形成化合物时,铝原子易
 
(填“得”或“失”)电子而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3)单质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其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E、F、G为六种初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物质,且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①②③④四个化学反应都据有相应反应条件且均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在反应①的作用是
 
,②的反应基本类型为
 

(2)请写出反应①、④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或区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鉴别铁粉和石墨粉时,分别加入稀盐酸,若有气体放出,则证明为铁粉
B、鉴别氧气和空气两瓶气体时,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燃烧更旺的为氧气
C、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证明该物质是碳酸盐
D、某化肥与碱共热,若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为铵态氮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