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 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C.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D. 工业上通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发生的主要变化是物理变化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信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取镁、碳酸镁组成的固体混合物20.4g,放入325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5.4g气体和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
A. 4.8g B. 9.6g C. 13.6g D. 16.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泸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按要求填空:
(1)3个铵根离子_____;
(2)氧化铁_____;
(3)氢氧化钙_____;
(4)碳酸钠_____;
(5)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
(6)SO42-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装置图:
(1)这个实验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的是________。
(2)在此实验过程中能否用蜡烛代替红磷?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请简述理由________。
(3)某活动小组对收集到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产生兴趣。于是将收集到的一瓶氧气密封。
(提出问题)这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实验验证)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两套实验装置,用来测定该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氮气环境下。将过量的铜粉分别装入干燥的硬质玻璃管和具支试管后,密封。用两支干燥的注射器从该瓶中抽取气体,分别按下图连接,推拉注射器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反复推拉注射器至反应完全。
①甲装置比乙装置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
②用甲装置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
(4)(反思交流)实验完毕,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否则会使测得的实验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控制变量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A. 用两个相同型号的塑料瓶各收集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再分别注入等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通过观察塑料瓶扁瘪的程度,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性的强弱
B. 用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测定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探究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取等体积不同地区的两种天然水,分别加入同体积的同种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比较两种天然水中Ca2+、Mg2+含量的高低
D. 在相同规格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分别往其中加入不同体积的同种红墨水,比较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率,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 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 氧气可以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利用温室进行植物生产时,可向温室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
A. 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 B. 施用后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C. 二氧化碳可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 D. 施用后可防止火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2019届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 题型:计算题
“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上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大多数厨师有个工作经验: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中的乙醇生成乙酸乙酯。下表中是几种常见的酯,请完成下列问题:
酯的名称 | 甲酸甲酯 | 甲酸乙酯 | 乙酸甲酯 | 乙酸乙酯 |
化学式 | C2H4O2 | C3H6O2 | C3H6O2 | X |
(1)甲酸甲酯(C2H4O2)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
(2)甲酸乙酯(C3H6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据表推测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学情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图1表示甲、乙两种晶体的溶解度曲线。 t1℃时,分别将20g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甲、乙烧杯中出现图2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2℃时烧杯中乙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5%
C. 必须降温至t1℃以下才能将t2℃烧杯中甲的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
D. 将t1℃时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