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 ②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编号),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试管口还缺少 ,其作用是 .
(3)已知: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块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得,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编号);收集装置不选C,因为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选“a”或“b”)端进入.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
专题: |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
分析: | 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a进入,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
解答: | 解:(1)试管常用的反应容器,水槽盛水的仪器,故答案为:①试管 ②水槽 (2)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答案为:A,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a进入,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答案为:B;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a. |
点评: |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的书写,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氧化反应可分为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请按要求回答:
(1)写出生活中的一个缓慢氧化的实例: ;
(2)任写出一种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 A. | 燃煤发电 | B. | 燃放烟花爆竹 |
| C. | 焚烧垃圾 | D. |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
| B. | 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
| C. |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
| D. |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 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熄灭酒精灯 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 | ③②①⑤④⑥ | B. | ②③①⑤⑥④ | C. | ③②①⑤⑥④ | D. | ②①③⑤⑥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C.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是不活泼的
D. 单质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阅读文字: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没有颜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化氢气体,有二氧化硫和水生成。硫化氢的实验室制法是,可用块状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就有硫化氢气体逸出。
试回答:
(1)具有臭鸡蛋气体,这属于硫化氢的 (填“化学”或“物理”)性质。
(2)制取硫化氢气体的装置可选用 (填“制二氧化碳”或“制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收集时可用 法。
(3)写出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