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中,仪器b的名称是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
(3)小王同学欲收集一种难溶性气体,认为F装置可以代替E装置,那么小王在使用F装置时,操作过程中应先__________,然后将产生的气体从___端(填c或d)通入。
(4)装置B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
(5)装置G可用于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则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
(6)请阅读表中资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 制取气体的药品 | 制取气体的反应条件 | 气体的物理性质 |
氯气 | MnO2固体和浓盐酸 | 需要加热 | 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
实验室制取氯气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装置A或B,理由是_______
【答案】分液漏斗 KMnO4K2MnO4+MnO2+O2 充满水 d H2O2
H2O+O2 用弹簧夹夹紧导管出口,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长颈漏斗中能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合理方法均可) CaCO3+HCl→CaCl2+H2O+CO2 不可以 A装置不能用于反应物有液体的反应,B装置不能用于加热的反应
【解析】
(1)上图中,仪器b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KMnO4K2MnO4+MnO2+O2;
(3)E装置是排水法收集气体,F装置代替E装置,操作过程中应先充满水,气体的密度比水小。将产生的气体从d端通入;
(4)装置B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固液不加热型”,使用的药品为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H2O2H2O+O2;
(5)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用弹簧夹夹紧导管出口,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长颈漏斗中能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是CaCO3+HCl→CaCl2+H2O+CO2;
(6)根据题意可知,制取氯气需要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来反应,且需要加热,二氧化锰为固体,浓盐酸为液体,属于固—液加热型反应。A装置不能用于反应物有液体的反应,B装置不能用于加热的反应。故A、B都不可以。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用硫或木炭代替
C. 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2,生成固态的P2O5
D.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回答:
(1)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____________。
(2)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一定要向着手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大于 的原因是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③浓盐酸有挥发性,仅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④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
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式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注明(1)(2)的反应类型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
(2)军事上用磷的燃烧做烟幕弹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
(3)电解水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0%,则另 两种气体不可能是( )
A. H2和CO B. H2和C2H2 C. C2H2和C2H4 D. CO和C2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和要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实验 1 中蜡烛火焰逐渐变小直至熄灭
B. 实验 2 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 实验 3 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D. 实验 4 成功的关键是导管不宜过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钠、钾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钠原子和钾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1,所以位于同一族
B. 钠、钾都是金属元素
C. 等质量的金属钠、钾中含有原子个数最多的是钾
D. 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