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将镁放入NH4Cl溶液中,发现有气泡产生.询问老师后得知镁与NH4Cl溶液反应能生成气体和一种盐.为了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探究一:
【查阅资料】①NH4Cl溶液显酸性;
②NH3+HCl═NH4Cl,2NH3+H2SO4═(NH42SO4
③2NH3+3CuO$\frac{\underline{\;\;△\;\;}}{\;}$3Cu+N2+3H2O
【提出猜想】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HCl、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
【探究实验】
(1)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不变红色,则该气体中无HCl气体.
(2)为了探究其它气体是否存在,设计了如图1实验装置

A中溶液变红色,证明有NH3气体(填化学式);浓硫酸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NH3和水蒸气;B中玻璃管内观察到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说明有氢气.
【实验结论】镁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NH3和H2,还生成一种盐的化学式是MgCl2
【实验反思】(1)综合以上信息和实验结论,小林同学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气体,就能说明HCl气体不存在.理由是:合理,因为氨气能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
探究二: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实验时小组同学拿出的镁条却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1)Mg(OH)2: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受热会分解成氧化镁和水;
(2)MgCO3:白色固体,微溶于水,受热会分解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
(3)MgCO3的热稳定性比Mg(OH)2的热稳定性更强.
【提出猜想】
小组同学认为该固体不可能是MgO、Mg(OH)2或MgCO3,他们的理由是它们都是白色固体,而镁条表面却是灰黑色的.
小组同学由铜生锈会产生Cu2(OH)2CO3联想到灰黑色的物质可能是Mg2(OH)2CO3
【实验分析】
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灰黑色固体完全变为白色.若灰黑色固体是Mg2(OH)2CO3,请写出Mg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Mg2(OH)2CO3$\frac{\underline{\;\;△\;\;}}{\;}$2MgO+H2O+CO2↑.
【组成测定】
工业生产中得到的碱式碳酸镁晶体是4MgCO3•Mg(OH)2•zH2O,为精确测量晶体的组成,小组同学取4.66g该晶体,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加热使之逐步分解,首先失去结晶水,最后完全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与分解温度之间关系.
【数据处理】剩余固体质量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3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4~t5段固体为MgCO3和MgO(写化学式).
(2)根据图中数据推算4MgCO3•Mg(OH)2•zH2O中z的数值是:4.(请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 探究一:
本题能使同学们体会到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通过实验分析可知: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不变红色,则该气体中在无HCl气体;①A中溶液变红色,证明有NH3,②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氨气和水蒸气(或干燥和除氨气);③B中玻璃管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色,说明有氢气;镁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NH3和H2,还生成一种盐是MgCl2;小林同学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气体,就能说明HCl气体不存在,说法是合理的,因为氨气能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小敏同学为了更加充分证明反应生成的气体中有氢气.
根据反应现象判断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
探究二:
【提出猜想】考虑MgO、Mg(OH)2或MgCO3它们都是白色固体,而镁条表面却是灰黑色的.
【实验分析】根据“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说明有水;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而“灰黑色固体完全变为白色”,可能为氧化镁,则可推测Mg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数据处理】根据在加热到t1时碱式碳酸镁晶体开始分解,t1~t2时间段和t3~t4时间段该固体的质量变化比较少,而t5~t6时间段固体质量变化较大,原因是t1~t2时间段碱式碳酸镁晶体脱去水,t3~t4时间段Mg(OH)2分解为氧化镁和水,在t5~t6时间段温度较高,MgCO3开始分解,质量变化较大进行解答.
根据生成水的质量为:4.66g-3.94g=0.72g,碱式碳酸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4+58+18z,以及镁、碳、氢元素的质量进行解答;

解答 解:【探究实验】(1)通过实验分析可知: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不变红色,则该气体中在无HCl气体;故答案为:红;   
(2)①A中溶液变红色,证明有NH3,②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氨气和水蒸气(或干燥和除氨气);③B中玻璃管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色,说明有氢气;故答案为:①NH3;②吸收氨气和水蒸气(或干燥和除氨气)③黑色粉末变红色(或黑色粉末变红色、玻璃管内壁出现水雾)
【实验结论】镁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NH3和H2,还生成一种盐是MgCl2;故答案为:MgCl2
【实验反思】小林同学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气体,就能说明HCl气体不存在,说法是合理的,因为氨气能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故答案为:合理,因为氨气能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或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不共存)        
探究二: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该固体不可能是MgO、Mg(OH)2或MgCO3,他们的理由是MgO、Mg(OH)2或MgCO3均为白色固体,镁条外面是灰黑色;
【实验分析】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说明反应产生了 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的缘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据题目中的信息,Mg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Mg2(OH)2CO3$\frac{\underline{\;\;△\;\;}}{\;}$2MgO+H2O+CO2↑.
【数据处理】(1)t4~t5Mg(OH)2分解已为氧化镁和水,但MgCO3还未分解,故t4~t5段固体为 MgCO3和MgO.
(2)根据“4MgCO3•Mg(OH)2•zH2O加热使之逐步分解,首先失去结晶水,故生成水的质量为:4.66g-3.94g=0.72g,则有:4.66g×($\frac{2z}{4×84+58+18z}$×100%)=0.72g×($\frac{2}{18}×100%$),解得:z=4.
故答案为:
探究一:【探究实验】(1)红;(2)NH3;除去气体中的NH3和水蒸气;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实验结论】MgCl2
【实验反思】若A中酚酞不变色,说明同时有HCl存在.(或写:若有HCl存在,则A中溶液不会变红)
探究二:【提出猜想】它们都是白色固体,而镁条表面却是灰黑色的
【实验分析】Mg2(OH)2CO3$\frac{\underline{\;\;△\;\;}}{\;}$2MgO+H2O+CO2↑.
【数据处理】(1)MgCO3和MgO;(2)4 (算出水的质量是0.72g给一分;算出Z是4,给一分)

点评 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
①X+碱→盐+水  ②X+金属氧化物→盐+水.
A.盐酸B.一氧化碳C.氢氧化钠D.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②酒精灯
(2)在常温下,用亚硫酸钠固体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由于二氧化硫是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所以应用E装置进行收集,以便将尾气吸收处理,避免造成大气污染.
(3)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受热后产生水倒流回试管引起试管炸裂;B中长颈漏斗末端应伸到液面以下,可以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4)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分析、类比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类比和推理正确的是(  )
A.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氧化铁固体
B.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
C.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
D.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中国最新战机歼-31使用了高强度、耐高温的钛合金材料.工业上冶炼钛的反应如下:TiCl4+2Mg$\frac{\underline{\;高温\;}}{\;}$Ti+2MgCl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B.复分解反应C.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第一个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B.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青蒿素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可以制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
比为9:8.
(2)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工业上常以赤铁矿(主要成分 Fe2O3)和一氧化碳为原料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 Cu2O,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 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可得铜,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Cu2O+Cu2S$\frac{\underline{\;高温\;}}{\;}$6Cu+SO2
(4)某实验室废液中含有稀硫酸、硫酸亚铁和硫酸铜,若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Cu、Fe,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Zn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知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
B.用氢氧化镁代替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
C.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D.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有机玻璃、睛纶、蚕丝等都属于合成纤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