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
B.溶液体积等于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
C.浓溶液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都是溶液
D.温度会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搅拌不会增大固体溶解度

分析 A、溶液可以有颜色;B、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考虑;C、根据溶液的浓稀和是否饱和没有关系;D、根据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考虑.

解答 解:A、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A错;
B、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溶液体积不等于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故B错;
C、溶液的浓稀和是否饱和没有关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C错;
D、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是温度,温度会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搅拌不会增大固体溶解度,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溶液的特点,知道溶液是否饱和,和浓稀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贴在门上的春联,天长日久之后,红纸褪色,字迹却依旧清晰.其中字迹清晰的原因是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2)古墓出土的黄金器皿、现实生活中的铝合金门窗都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中,铝合金具有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Al+3O2=2Al2O3
(3)2017年4月我国可燃冰试采取得成功,可能就此解决世界能源短缺问题.试写出可燃冰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4)一次实验中,芊卉同学不小心将浓硫酸沾到衣服上,正确的处理方法中,第二步处理方法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H2SO4+2NaHCO3=Na2SO4+2H2O+2CO2↑.
(5)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6H12O6+6O2$\frac{\underline{\;酶\;}}{\;}$6CO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可以证明烧杯内的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蒸发1g水,有少量固体析出的则为不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的则为不饱和溶液
C.观察烧杯内是否有固体未溶解,若没有固体留下的是不饱和溶液
D.加入少量硝酸钾看固体是否溶解,还能溶解的则为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溶液1000毫升,需要市售37%的浓盐酸体积多少毫升?需加水多少毫升?(已知:20%的浓盐酸的密度1.1g/cm3,37%的浓盐酸的密度1.18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为了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状混合物中,分离得到铁和铜,并制备化工原料硫酸镁,其过程如图所示.

(1)步骤Ⅱ中加入的试剂可以是硫酸溶液.
(2)利用金属A制得金属B是一种重要的冶金方法,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都能使酚酞变红,是因为它们溶液中都含有OH-
B.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C.铵盐中加入氢氧化钙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产生的氨气分子在不断运动
D.硫酸铜溶液呈酸性,是因为硫酸铜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溶液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C.
A.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B.氯化铵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元素符号、化学式等是化学用语.以下内容请你用最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2)两个氢分子2H2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   
(4)两个碳酸根离子2CO32-
(5)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K$\stackrel{+5}{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下列物质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
A.C2H2B.CH4C.C3H8D.C4H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