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水是重要的资源,我们需要了解水、认识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肥皂水能区分硬水和软水
B、自然界的水都是混合物
C、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其变成淡水
D、广西属于季节性缺水的地区,在山区可以考虑建立水柜储水来解决用水问题
考点: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根据肥皂水加入与硬水和软水中的不同现象可以区分二者;
B、根据自然界的水的组成分析;
C、明矾溶于水可形成胶状物,可以吸附一些杂质,但无法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所以无法使其变成淡水分析;
D、建立水柜储水能用来解决水匮乏的问题.
解答:解:A、肥皂水加入水中,若泡沫丰富是软水,若浮渣较多,是硬水,故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说法正确;
B、自然界的水常含有可溶、不可溶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说法正确;
C、明矾溶于水可形成胶状物,可以吸附一些杂质,但无法除去水中的氯化钠等可溶性物质,所以无法使其变成淡水,说法错误;
D、广西属于季节性缺水的地区,在山区可以考虑建立水柜储水来解决用水问题,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分等知识,难度不大.可以根据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A、H2O2 和H2O
B、CO和CO2
C、镁带和镁粉
D、金刚石和石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A、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
B、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
C、
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盐酸
D、
一定质量的生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古人用雌黄(化学式为As2S3)加水混合后涂在纸上来修改文字,成语“信口雌黄”就源于此.雌黄中的S化合价是-2,则As的化合价为(  )
A、+6B、+4C、+3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今年冬季,雾霆天气笼罩了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如PM2.5等)是形成雾霆的主要原因.下列措施可以有效遏制雾霾形成的是(  )
A、加高工厂烟囱
B、推进汽车油品升级,减少有害物质排放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建筑工地扬尘施工最好在夜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兰州百合是甘肃省的名优特产,色泽洁白如玉、肉质肥厚香甜.其品质闻名于天下,故有“兰州百合甲天下”美誉.百合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2(化学式:C17H20N4O6)含量为一般蔬菜含量的10倍,维生素B2可促进细胞的再生,还可促使皮肤、指甲、毛发的正常生长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B2由
 
种元素组成.
(2)维生素B2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3)维生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国首次使用二甲醚(化学式C2H6O)为燃料的城市客车问世,有效的解决公交车冒黑烟的问题.驱动汽车的是二甲醚燃烧产生的化学能
 
能转化成的电能.二甲醚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的两种产物在空气中都存在,请写出其产物的化学式
 
.二甲醚(C2H6O)可由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的条件下制的.用合成气制二甲醚时,还产生了一种可参与大气循环的、常温为液态的氧化物,写出该氧化物的构成微粒的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化学.
(1)①青少年成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下列食品中,能提供丰富蛋白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 西红柿          B.米饭         C.牛奶        D.菜油
②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③人类生活离不开水,世博园区内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
 
作用.
(2)①厨房里使用的下列物品,其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A.塑料包装带       B.橡胶手套      C.铝壶      D.棉布围裙
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厨房天然气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B.在室内洒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水浇灭或锅盖盖灭
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严禁烟火
(3)汽车是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目前大多使用乙醇汽油为燃料.
①在汽油中添加乙醇的目的是
 

②写出乙醇(C2H5O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