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是碳,乙和丙可以是金属氧化物

B.甲的物质类别只能是单质或酸

C.甲、乙、丙、丁可分属不同类别的物质

D.甲是酸,乙和丙可以是金属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九年级基础学科竞赛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纪录片《荒野求生》中的生命吸管(如图所示)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可以除去99.3%的细菌和病毒,但难以除去汞等金属离子。回答下列问题:

(1)活性炭过滤层的作用是_____。

(2)生命吸管_____(“能”或“不能”)使硬水软化;

(3)吸管中碘主要起到杀菌消毒作用。生活中消毒还可采用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一般将Cl2通入到NaOH溶液中制得,同时得到氯化钠和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河北省教育集团中考线上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 pH=13 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

A.Ag+、Na+、Cl-、SO42-

B.Ba2+、Na+、Cl-、NO3-

C.K+、Cu2+、Cl-、SO42-

D.NH4+、Na+、HCO3-、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河北省教育集团中考线上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C.检验氢气纯度 D.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我国制碱工业采用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其反应原理如下:NaCl+NH3+H2O+CO2=NaHCO3↓+NH4C1;2NaHCO3Na2CO3+H2O+CO2↑

(资料阅读)

①通常情况下,浓氨水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

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吸收二氧化碳。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联合制碱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关闭K1,先打开K2通入NH3,调节气流速率,待其稳定后,再打开K1通入CO2。

Ⅱ.待三颈烧瓶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关闭K2停止通入NH3;一段时间后,关闭K1停止通入CO2。

Ⅲ.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将滤出的固体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碳酸氢钠固体。再将其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即得纯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B装置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3)D装置中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

(4)C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除了随时添加饱和食盐水,还有______作用。有同学认为应该在长颈漏斗内放置浸有稀硫酸的棉花团,其目的是______。

(5)关闭K2停止通入NH3,还要继续通入一段时间CO2,其目的是______。

(6)写出副产品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Fe2O3+3CO2Fe+3CO2,该反应有单质生成,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单质,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添加酒精 B. 稀释浓硫酸

C. 过滤泥水 D. 称量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兰州中山桥是黄河上游修建最早和唯一保存至今的近现代钢架桥梁,属于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为了提升这座已通行百年的铁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将其整体抬高了1.2米.做桥梁的钢架属于( )

A.非金属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D.金属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由“○●”聚集成的物质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