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了探究影响铁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全国多地出现了雾霾天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产生雾霾天气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B. 燃放鞭炮、点燃斗香等行为会产生大气污染物,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
C. 汽车排放的废气能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
D. 遇到雾霾天气,可以随时实施人工降雨应对,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铁丝在氧气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溶液由无色慢慢变蓝色
C.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红色固体慢慢变黑
D. 点燃纯羊毛线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生物体死亡后,体内含有的碳-14会逐渐减少(称为衰变),在衰变时,一个中子变成1个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因此科学家可通过测量生物体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计算它存活的年代,这种方法称之为放射性碳测年法。下列关于衰变后的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碳原子核, 含7个质子,8个中子 B. 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
C. 碳原子核,含6个质子,7个中子 D. 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
B. 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牛奶”、“碘盐”中的“钙”、“碘”指的是离子
C. 通常把PH<7的降水称为酸雨
D. 氯化铵可以与草木灰(含碳酸钾)混合施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农作物缺乏多种营养元素,需要施加复合肥料。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KCl B. CO(NH2)2 C. Ca(H2PO4)2 D. 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用KClO3与MnO2混合制取和收集纯净O2,应选用上图中的C和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装置内得到的物质属于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由A、B、E组成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先往长颈漏斗加水,液封漏斗末端,用止水夹夹好橡胶管,再往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____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 向盛有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B. 向盛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
C. 相同质量的镁、锌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D. 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物质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物质C、D均为黑色粉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质A、B均为氧化物
B. 反应②属于置换反应
C. 物质C可能是氧化铜
D. 物质B可以作植物营养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