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初中化学阶段的重要实验.小元同学准确称取7.9g纯净的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氧气580mL(标准状况).
(1)请写出两个实验室用固体反应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意外发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7.9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应生成氧气560mL(标准状况).小元通过数据分析,意外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和理论计算的氧气体积不相符合,并且在实验中还意外发现锰酸钾溶液呈墨绿色.
提出假设:
小元取实验后的少量固体残渣再次加热,经检验又产生了氧气.根据小元发现的问题和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1:二氧化锰也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氧气
假设2:锰酸钾也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氧气
假设3:二氧化锰和锰酸钾受热都可以放出氧气
假设4:(只填一种)
(3)设计实验:小元用最初加热所得的残渣及必要的实验用品,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验证假设2.请在下面实验流程方框中的相应位置填写各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 步骤1:→步骤2:→步骤三→步骤4:干燥→步骤5:验证假设2
请简要叙述步骤5的操作 .
(4)得出结论:若观察到 , 则假设2成立;若观察到 , 则假设2不成立.
【答案】
(1)2KClO3 2KCl+3O2↑;2KMnO4 K2MnO4+MnO2+O2↑
(2)MnO2可以催化K2MnO4受热分解产生O2(或“K2MnO4可以催化MnO2受热分解产生O2”或“KMnO4在不同温度下以其它方式分解产生更多氧气”或“升高温度K2MnO4和MnO2相互反应产生O2”)
(3)溶解;过滤;蒸发;取干燥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充分加热,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或燃烧的木条)插入试管中
(4)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木条燃烧更旺);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或木条没有燃烧更旺)
【解析】解答:(1)初中阶段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三种,根据题意,用固体反应制取氧气的是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所以答案是:2KClO3 2KCl+3O2↑、2KMnO4 K2MnO4+MnO2+O2↑(2)猜想要有依据,该题猜想的依据就是题目中的情景,应围绕反应条件的变化和生成物的变化展开.
所以答案是:MnO2可以催化K2MnO4受热分解产生O2(或“K2MnO4可以催化MnO2受热分解产生O2”或“KMnO4在不同温度下以其它方式分解产生更多氧气”或“升高温度K2MnO4和MnO2相互反应产生O2”)(3)实验的目的决定实验的设计,要验证锰酸钾受热是否会分解产生氧气,就要把锰酸钾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加热纯净的锰酸钾来验证.
所以答案是:步骤1:溶解;步骤2:过滤;步骤3:蒸发;
步骤5的操作为:取干燥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充分加热,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或燃烧的木条)插入试管中(4)因氧气具有助燃性,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木条燃烧更旺),说明有氧气产生;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或木条没有燃烧更旺),说明没有氧气产生.
所以答案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木条燃烧更旺);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或木条没有燃烧更旺).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需要了解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按如图的甲、乙两个装置进行对比实验.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装置甲热水中的白磷和装置乙薄铜片上的白磷都能够燃烧,而装置乙热水中的白磷未能燃烧,说明 , 如果停止往装置甲通人氧气,燃着的白磷将会 .
(2)装置乙薄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红磷未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燃烧所需的(也叫着火点),红磷的着火点(填“低于”、“等于”或“高于”)白磷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且石灰石中杂质不反应).
(1)写出A装置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观察到试管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请写出可能使其变红色的原因: .
(3)乙同学用B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你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 试用最简便的实验证实你的推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功能.
(2)青少年成长需要充足的钙,这里的“钙”是指钙(填“分子”或“元素”).
(3)铬(Cr)为不锈钢主要的添加元素,铬的表面生成一薄层致密的钝态氧化物保护膜是不锈钢具有耐蚀性的主要原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不锈钢是一种(填“合成材料”或“合金”).
②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Cr、Mg、Cu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现象如下:
金属 | Cr | Mg | Cu |
与盐酸反应现象 | 放出气泡速率缓慢 | 放出气泡速率较快 | 无明显现象 |
则上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从上述探究实验可知,Cr(填“能”或“不能”)跟CuSO4溶液反应.
(4)“低碳生活”、“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 ①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填字母).
A.少用一次性的木筷 B.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②为减少温室效应造成的危害,可将CO2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A.八月桂花飘香,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C.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的体积增大
D.保持汞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汞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测定由NaCl和Na2CO3形成的固体混合物组成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 g固体混合物配成溶液,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四 | |
原固体混合物质量 | 10g | 10g | 10g | 10g |
加入CaCl2溶液质量 | 10g | 20g | 30g | 40g |
生成的沉淀的质量 | 2g | m | 5g | 5g |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4)要求写计算过程]
(1)生成的沉淀是(填写化学式)
(2)10g原固体混合物配成的溶液和足量CaCl2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g.
(3)m=g.
(4)原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是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a>b>c
B.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将40gc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的
D.t2℃时,欲使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升高温度的方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固体单质,B、C、D均为无色气体,F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G为蓝色溶液,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G溶液溶质的化学式;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