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用鲜牛奶和乳酸菌制酸牛奶B.用糯米等原料做甜酒酿
C.用彩纸折幸运星D.纸张燃烧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用鲜牛奶和乳酸菌制酸牛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用糯米等原料做甜酒酿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用彩纸折幸运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镁粉在空气中燃烧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利用该性质常用镁粉制照明弹.
(2)加热铜绿: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H2O+CO2↑;其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3)加热碳酸氢铵固体:NH4HCO3$\frac{\underline{\;\;△\;\;}}{\;}$NH3↑+H2O+CO2↑;保存方法是密封保存于阴凉处.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CaCO3+2HCl=CaCl2+H2O+CO2↑;如图:将干燥的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④(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B.
氢气验纯
C.检验氧气D.
检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图,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①的仪器名称长颈漏斗,写出实验室用B发生装置制取气体的应满足的条件是反应物为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为常温.
(2)若选择B、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氧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3)实验室利用A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4)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从E装置的a (填a或b)进入.若用E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可先在E装置中装满水,然后将氧气从E装置的a (填a或b)进入.
(5)加热分解15.8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仪器只可以给液体做加热操作的是(  )
A.量筒B.试管C.集气瓶D.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进行再探究.

(一)甲组同学利用某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使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过程】
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体积为2mL),封闭.
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数据处理】
(1)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①注射器原来的空气的体积②反应后注射器活塞进入后显示剩余气体的体积;反应后注射器活塞进入后显示剩余气体的体积.
(2)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要重复两次,其目的是使测量的结果更准确.
【实验对比】实验室常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步骤如下:
(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3)燃烧结束,冷却的室温.
(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始终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
【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不受氧气含量多少的影响,使结果更准确.
(二)乙组同学利用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图3中A仪器的名称是烧杯.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21%.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氧气和氮气.
【查阅资料】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能与氧气反应产物为氧化镁(MgO)固体,也能与氮气反应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
(3)现有24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应在33.3g与40g(填数值范围)之间.(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B.液氧C.过氧化氢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角度看.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水的电解,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正极产生的气体物质是O2(填化学式).
(2)在图1和图2所示水发生的两种变化中,从微观角度看,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分子是否改变.
(3)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自然界中的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活性炭就有很强的吸附性,可以滤去水中一些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在图3和图4示意的净水原理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净水方法有蒸馏(填操作)
(4)下列节水措施合理的是abcd(填序号)
a.使用节水龙头b.用喷灌、滴管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c.用淘米水浇花d.关停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的工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7.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加热A液体,发现有气体B产生,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
(1)根据实验,分析A、B、C、D分别是什么物质.写出各物质的名称:
A过氧化氢溶液、B氧气、C二氧化锰、D水.
(2)按要求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把反应类型写在括号内.
A中加入C后,迅速生成B: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分解反应);
木条(视为木炭)点燃后在B中剧烈燃烧:木炭+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