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高锰酸钾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C.液态氧
D.四氧化三铁

分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 解:A、高锰酸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中含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
C、液态氧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D、四氧化三铁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同学将3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充分反应后,泠却,称量剩佘固体的质量为2.04g,问:
(1)该同学制得氧气多少克?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各多少克?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
(1)空气(2)氧气(3)水蒸气(4)氯酸钾(5)铁粉(6)氮气(7)海水(8)冰水混合物(9)过氧化氢(10)二氧化硫.
属于纯净物的是(2)(3)(4)(5)(6)(8)(9)(10),属于混合物的是(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可能是CaCl2和HCl.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酚酞试液不变色,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ac(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铁质下水管(或污染水源)(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1)硫属于非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硫元素的原子序
数为16;
(2)图乙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2-
(3)硫在氧气里燃烧生成了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硫,
其中二氧化硫这种物质是由分子(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将二氧化碳依次通过下图装置,写出A、B两处可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现象:A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B处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CO2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的性质.
图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广口瓶(导气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①氟原子F       
②五氧化二磷分子P2O5         
③氮气分子N2       
④碳酸根离子CO32-
⑤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⑥4个钙离子4Ca2+
⑦3个亚铁离子3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中,不含水的是(  )
A.B.人体C.铁水D.胡萝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元素种类的依据是质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相关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生成了新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