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分)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如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强和小华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A.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
Ⅰ.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 Na2CO3和NaHCO3溶液都呈碱性。
Ⅲ.测定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得出结论】小华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
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作出猜想】①可能是    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NaCl。
【设计并实验】
(1)小强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2)小强为了检验该溶液是NaOH溶液还是Na2CO3溶液,他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样于试管中,
滴加氢氧化钙溶液
            
猜想②正确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反思】
小华同学用上述溶液对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100克的废液中逐滴加入上述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3)小华同学所取废液中的溶质含            
(4)图1中b→c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   段表示
(5)图1中b和x的值分别为  克和 

【交流讨论】A
【得出结论】NaHCO3
【作出猜想】NaOH
【设计并实验】(1)NaCl (2)白色浑浊
Ca(OH)2+ Na2CO3 =CaCO3↓+2NaOH
【实验反思】(3)CaCl2和HCl     (4) h—k (5)53   106

解析试题分析:【交流讨论】试剂标签以Na开头,不可能是酸。因为酸的化学式应以H开头。碱和盐都可以金属开头,二者均有可能。
【得出结论】NaHCO3的溶解度为9.6 g,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9%<10%。所以该物质不可能为碳酸氢钠。
【作出猜想】①根据题意可知溶液可能是NaOH溶液;
【设计并实验】
(1)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符合pH>7的要求。
(2)Na2CO3可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所以现象为:白色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Na2CO3 =CaCO3↓+2NaOH
(3)根据图2可知:溶液开始时为酸性,则废液中含酸性物质;所以图1中的0→a段应为生成气体的质量。此废液是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废液,所以酸性物质为盐酸。b→c则为产生沉淀的质量,即为废液中的氯化钙和加入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所以小华同学所取废液中的溶质含盐酸和氯化钙。
(4)b→c则为产生沉淀的质量,即为废液中的氯化钙和加入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此过程中PH不发生变化。所以可用图2中h→k段表示。
(5)根据题意可知:b为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已知量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2 g;未知量为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可根据反应中二者的质量关系求解。具体过程为:
解:设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y;
2HCl+ Na2CO3 = 2NaCl+H2O+CO2
106              44
10%y            2.2 g
106:44=10%y:2.2 g
y=53g
x为与氯化钙完全反应时加入的碳酸钠的总质量,即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以及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的和。已知量为生成沉淀碳酸钙的质量5g;未知量为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可根据反应中二者的质量关系求解。具体过程为:
解:设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z;
CaCl2+ Na2CO3 =CaCO3↓+2NaCl
106     100
10%z    5 g
106:100=10%z:5 g
z=53g
所以x=53g+53g=106g
考点:科学探究、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6分)2013年12月2日,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玉兔”月球车底盘和车轮由铝合金材料制成。看见玉兔车金灿灿的车身后,小聪同学想到家里新换的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好奇的小聪想探究铬(Cr)与常见金属铁、铜的活动性强弱,请你一同参加。

(1)【知识回放】
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Ag Pt Au。请你在横线上填写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
(2)【作出猜想】
猜想1.Cr>Fe>Cu;    猜想2.Fe>Cu >Cr;    猜想3.你的猜想是          ____
【查阅资料】
① 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的氧化膜。
② 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
(3)【设计与实验】
小聪同学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再取三支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

实验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铁片表面产生气泡较慢,溶液变为浅绿色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溶液变成为蓝色
         ______
(4)【结论与解释】
小聪得到的结论是:猜想       正确。
(5)【知识运用】
将铬片投入FeSO4溶液中,反应        (填“能”或 “不能”)进行。若能进行,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6分)某活动小组的同学正在探究酸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
【设计与评价】
小香的方案:向盛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滴边振荡至恰好变为红色;
小坊的方案:向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加稀硫酸,边滴边振荡至恰好变为无色;
小香的方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
实验时小香按照方案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小坊忘了加指示剂,一直没有观察到溶液变化。实验结束后两位同学把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溶液呈无色。这时有人提议“继续探究废液缸中溶质(除酚酞外)的成分”:
【猜想与判断】
小香认为:可能是NaCl、Na2S04 H2S04
小坊认为:可能是NaCl、Na2S04,、NaOH
大家一致认为,经理论分析可以判断:小坊的猜想一定(2) ___________  (填“正确”或“错误”),无需探究;
【交流与表达】小香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实验如下:取样,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则猜想正确。小香的实验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得出结论,理由是(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与完善】为了证明小香的猜想,我设计的实验是:取样,加入(5) ___________ (一种有色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6)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该猜想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6分)
做完酸、碱、盐相关性质实验后,某实验小组不小心把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在一起,看到有大量气泡生成。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很好奇,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为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① Na2SO4、Na2CO3             猜想② Na2SO4、Na2CO3、NaOH
猜想③ Na2SO4、H2SO4、Na2CO3 猜想④ Na2SO4、 H2SO4
猜想⑤ Na2SO4
上述猜想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猜想   (填序号)。
【实验探究】(1)甲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发现溶液颜色无变化,据此,他认为猜想⑤是正确的。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是   
(2)乙同学向盛有一根生锈的铁钉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溶液,过一会儿取出铁钉,用水洗净,观察到铁锈消失,铁钉变得光亮,溶液变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探究,你认为猜想   (填序号)是正确的。
【拓展应用】工厂与实验室的酸性废水必须处理至中性再排放,这样做的意义是  (答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7分)某工业生产上规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允许排放量不得超过0.02mg/m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碘量法”测定某化工厂附近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查阅资料】淀粉遇碘(I2)变蓝,遇氢碘酸(HI)不变色。氢碘酸为无色液体。
【测定原理】
碘溶液吸收SO2的化学反应原理是:SO2 + I2 + 2H2O==X + 2HI。X的化学式为      
【测定步骤】
取配制好的碘(I2)溶液5.00mL(含I2的质量为6.35×10-4 mg)于下述装置中的反应容器内,并滴加2-3滴无色淀粉溶液。

利用上述装置到指定的测试点抽气,每拉动1次注射器抽气100mL,并注入碘溶液中,直到反应恰好完全为止,记录抽气的次数。抽气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实验中表明恰好完全反应的现象
      
(3)换到不同地点再重复实验4次(每次所取碘溶液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       
每次实验的抽气次数记录 见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抽气次数
42
38
36
44
40
【得出结论】   
二氧化硫的含量
  是否超标
          
              
【交流与讨论】
实验结束后,有同学提议:可将插入碘溶液的导管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8分)NaOH能与CO2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然而,在化学课上老师向NaOH溶液通入CO2后无明显现象。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查阅资料】
①CaCl2溶液可与Na2C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在水溶液中CaCl2不与CO2、H2CO3等物质反应。
【实验一】证明反应物之一CO2消失了
(1)同学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充满CO2的广口瓶中滴入NaOH溶液。一会儿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并据此现象判断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2)老师提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你认为上述实验应做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二】证明有新物质Na2CO3生成
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分别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打开瓶塞,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饱和的石灰水,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新物质Na2CO3生成。
方案二:打开瓶塞,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新物质Na2CO3生成。
(1)写出方案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7分)下图为用镀锌铁片制成的日常用品。镀锌铁是指通过镀锌工艺在铁皮上进行镀锌而制成的一种产品,热镀锌产品广泛用于建筑、家电、车船、容器制造业、机电业等,几乎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领域。

为测定铁片镀锌层的厚度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⑴ 剪取一片镀锌铁片,量得长度=2.0cm,宽度=1.9cm。
⑵ 用电子天平称量质量0.857g。
⑶ 实验中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200mL(密度=1.05g/mL),需要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密度=1.18g/mL)       mL(保留至小数点后1位),然后稀释。
⑷ 将镀锌铁片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盐酸中。当观察到               ,可以判断镀锌层恰好反应。
⑸ 将溶液中的铁片取出清洗、擦干、烘干后用电子天平称量质量0.837g。
【计算结果】
⑴ 铁片镀锌层的质量有       g。
⑵ 已知锌的密度7.1g/cm3,计算出铁片镀锌层厚度mm(保留至小数点后2位)。
【实验反思】
实际计算结果偏大,同学们分析,这是因为很难通过观察现象判断镀锌层恰好反应,造成镀锌铁片浸泡在盐酸中时间       。(填“偏长”、“偏短”)
【实验改进】
资料卡片:如图1所示,两种金属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放入酸碱盐溶液中,会有电子的流动,从而产生电流。
将上述实验改进成如图2的装置,当观察到       ,此时锌层恰好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 图中装置中使用注射器的优点是                  ,观察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                              
(2)下面是用上述装置实验时,收集的相关数据:

实验
序号
H2O2溶液
的浓度/%
H2O2溶液
的体积/mL
MnO2
用量/g
温度/℃
收集O2的体积/mL
反应所需
的时间/s

5
2
0.1
20
4
18

10
2
0.1
20
4
6

30
8
/
40
2
64

30
8
/
60
2
25
由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
由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
(3)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相互碰撞、结合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
                                                                     
(4)发现问题:实验时温度最难控制,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温度总是比起始时温度高,说明反应
        热量。
(5)继续探究:
除了该实验小组探究过的因素以外,你若还有其他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探究方法.请写在下面。若正确.本题另奖励4分,本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明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小华同学为了探究明矾的净水原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明矾为什么能够净水?
【查阅资料】材料一:净水原理是,净水剂具有较大表面积或者净水剂粒子与水反应生成表面积较大的物质,把水中的细小漂浮颗粒吸附到表面,使其密度加大并下沉。
材料二:明矾[KAl(SO4)2·12H2O]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K+、Al3+、SO42-
【提出猜想】猜想1:K+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猜想2:Al3+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猜想3:SO42-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猜想4:K+、Al3+、SO42-均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完成实验】

实验
序号
水样(稍浑浊)
体积(mL)
实验操作
观测
时间
实验现象

20
向水样中加入KCl溶液
5分钟
仍浑浊

20
向水样中加入Na2SO4溶液
5分钟
仍浑浊

20
向水样中加入Al2(SO4)3溶液
5分钟
变澄清

20
向水样中加入AlCl3溶液
5分钟
变澄清
 
【得出结论】实验        证明SO42-无净水作用,实验       证明K+无净水作用;
猜想    成立。
【交流反思】(1)小芳同学认为实验①和④是多余的,你           (填“支持”或“不支持”)她的观点,理由是                                                   
(2)          (填“能”或“不能”)把实验③省去。
(3)小莉同学联想到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会用到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味,他认为活性炭的作用原理与明矾相同,你同意她的观点吗?[注意:若答对本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