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课上,教师让同学们用实验台上五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五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是:Na2CO3 溶液、NaCl 溶液、NaOH 溶液、Ca(OH)2 溶液、稀盐酸。
(1)甲同学用 A、B、C、D、E 给五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编号,做两两混合实验,E与其他四种物质混合的实验现象记录如表:
A | B | C | D | |
E | 无现象 | 白色沉淀 | 无色气泡 | 无现象 |
由此实验确定 E 是_____(写化学式),还能确定_____,不能确定的无色溶液可用_____试剂鉴别。
(2)乙同学探究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①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不能判断反应有没有发生,乙同学是如何改进该实验的?_____,当观察到_____时,说明恰好完全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根据②③实验,结合①的改进实验,可得出酸碱盐之间如果发生反应,要有_____生成。
(3)实验后,丙同学将①②③实验中的废液全部倒入同一只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则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为确定可能含有的溶质,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是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马步乡马步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种化肥,只知道是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钾、磷矿粉Ca3(PO4)2。现各取少许进行鉴别,下列四种物质中能将上述肥料一次性区别开来的一种试剂是( )
A.熟石灰 B.水 C.稀盐酸 D.氢氧化钡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2019届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图中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测定含有杂质的镁带中镁单质的质量分数(杂质与酸接触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一段镁带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0.030 g;
②往量气管内装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如图所示,(未装药品)装配好仪器;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倾斜试管,将用水湿润的镁带小心贴在试管壁上,塞紧橡皮塞;
⑤调整量气管液面,使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试管底部略为抬高,使镁带与稀硫酸接触完全反应;
⑦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气管中增加的气体体积为23.96 mL;
已知: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能否用托盘天平称量0.030 g镁带样品________(填“能”或“不能”)。
(3)操作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⑦中再次记录量气管的液面位置时,试管中留有氢气,是否会影响实验最终结果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际测得氢气的体积与理论值相比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2019届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需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对酸的认识就是如此。下列各项是不同时期对酸的认识,其中与我们现在所学酸的定义最相近的是
A. 有酸味的物质 B. 只有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C. 一切酸中都含有氧 D. 与碱作用时失去原有性质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2019届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金属防锈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美化环境.下列钢铁制品经过如下处理后,防锈效果最差的是( )
A.经常在表面涂油的大型钢制机械
B.涂上防锈漆后的“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
C.擦洗干净后长期存放在室外的大型铁制农机具
D.经过“烤蓝”,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的钢制枪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徐汇区2018届九年级第二学期学习能力诊断卷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空气、水、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物质,他们对人类生活有重要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元素存在的形态看,组成二氧化碳的元素是以_____态存在;从宏观组成角度看,二氧化碳、水都含有_____元素;从分子、原子等微观构成角度看,二氧化碳、水都是由_____构成的。
(2)铁在空气中锈蚀是由于铁与空气中的_____和水等发生的缓慢氧化反应,向空气中过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引起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徐汇区2018届九年级第二学期学习能力诊断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甲、乙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微观示意图如图(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示中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B. 根据反应条件推测,该化学变化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C. 该反应原子种类与分子种类都不变,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图示中的反应物、生成物质量比为 1: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郴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考前冲刺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大理石、稀盐酸等药品,同学们欲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请将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补充完整______;
(3)使用A仪器的注意事项是________;
(4)小冰用B图实验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①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为②________(写2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常德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考前冲刺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下列图象能正确描述对应关系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