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作为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学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NH4HCO3$\frac{\underline{\;\;△\;\;}}{\;}$NH3↑+H2O+CO2↑.
探究Ⅰ:检验膨松剂的成分
在玻璃管中加入该膨松剂,按图1连接好装置(铁架台略去,下同).

【观察与分析Ⅰ】 点燃酒精灯.
(1)关闭铁夹2,打开铁夹1,观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打开铁夹2,关闭铁夹1,观察到的现象是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产物中有氨气.
(3)充分加热后,玻璃管中有(填“有”或“无”)固体.
【实验结论】 该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混合物.
探究Ⅱ:测定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质量
用图2装置测定该膨松剂中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氨气的质量(装置B装有膨松剂,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观察与分析Ⅱ】
(4)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和氨气.若没有装置E,造成测定结果偏大(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实验过程中必须向装置内通入空气,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填化学式).在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将装置中的残留的二氧化碳全部赶入D中.
(6)若对装置C、D、E连接顺序进行调整,即可用于测定另一份同质量相同样品受热分解产生氨气的质量.C、D、E连接顺序为DCE,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氨气的质量.
【拓展研究】
若上述(4)装置D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为9.24g.上述(6)装置C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为0.17g,则该该膨松剂中NaHCO3与NH4HCO3的质量比为3360:79.(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分析 (1)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2)显碱性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3)碳酸氢钠完全分解后仍有固体碳酸钠,而碳酸氢铵完全分解后没有固体剩余.
(4)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和E装置的作用进行考虑;
(5)根据反应前装置内的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会影响测定结果,再进行分析;
(6)根据浓硫酸可以吸收氨气考虑;
【拓展研究】根据生成二氧化碳和氨气的而质量结合方程式分析.

解答 解:(1)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受热分解都能够生成二氧化碳,关闭铁夹2,打开铁夹1,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如果有氨气生成,则氨气进入酚酞试液中时,能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3)由结论可知: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混合物.
应该继续完成的实验是:打开铁夹1,(关闭铁夹2),继续加热至石灰水中不再有气泡产生,玻璃管中仍有固体剩余.
(4)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是为了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硫酸能与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所以也除去了氨气;E装置是为了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装置D中,如果没有E装置,空气中二氧化碳会进入D装置,造成二氧化碳增多,结果偏大;
(5)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停止加热后,仍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将装置B中二氧化碳全部赶入装置D中,否则实验结果会偏小;
(6)先通入D是将水、二氧化碳除去,再通入C质量的增加量就是氨气的质量,装置E是防止空气中水分进入C装置;
【拓展研究】由题意可得生成二氧化碳9.24g,氨气0.17g,
设碳酸氢铵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y
NH4HCO3$\frac{\underline{\;\;△\;\;}}{\;}$NH3↑+H2O+CO2↑.
79         17        44
x         0.17g       y
$\frac{79}{x}$=$\frac{17}{0.17g}$=$\frac{44}{y}$
解得:x=0.79g  y=0.44g
所以碳酸氢钠分解得到的二氧化碳质量为9.24g-0.44g=8.8g
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z.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168                44
   z                 8.8g
$\frac{168}{z}$=$\frac{44}{8.8g}$
z=33.6g
该该膨松剂中NaHCO3与NH4HCO3的质量比为33.6g:0.79g=3360:79
故答案为:
(1)Ca(OH)2+CO2=CaCO3↓+H2O;(2)无色酚酞溶液变红;(3)有;
(4)除去水蒸气和氨气;偏大;(5)CO2;将装置中的残留的二氧化碳全部赶入D中;
(6)DCE;
【拓展探究】3360:79.

点评 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要知道硫酸可以吸收氨气,在验证氨气时要把水除掉,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把装置B中的二氧化碳排到C装置时要注意空气中二氧化碳,必须先除去,才能再排气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即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分液漏斗;B:锥形瓶.
(2)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②(填序号).
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②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小颖认为在不改变Ⅰ、Ⅱ装置的仪器及前后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可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她的做法是将装置Ⅱ颠倒;
实验室还可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此时试管中盛放的物质是紫色的石蕊试液,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CO2+H2O=H2CO3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蕊溶液变红色(C为干燥管,用于防止液体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碳酸钡广泛应用于显像管(CRT)、陶瓷、光学玻璃等行业.从碳酸盐矿石(主要成分是BaCO3和CaCO3)制备BaCO3的流程如下:(已知:钡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钙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相近)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步骤④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CO2+Ba(OH)2=BaCO3↓+H2O.
(2)已知不同温度下Ca(OH)2和Ba(OH)2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0 202560
Ba(OH)2溶解度1.673.895.6020.94
Ca(OH)2溶解度0.1890.1730.1480.121
步骤③加热悬浊液,过滤热溶液的原因是温度越高氢氧化钡的溶解度越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越小,因此在较高温度下过滤得到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所含氢氧化钙杂质就越少;
(3)现在25℃时,将10g氢氧化钡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来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上述流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是:步骤①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在步骤④中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减少了向大气中排放的量,有效保护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两种方法都错误的是(  )
选项需要区分的物质实验方法
A3%的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①加入硫酸铜溶液 ②加肥皂水
B厕所清洁剂和炉具清洁剂①取少量液体喷在油污上②取样,加入小苏打
C锦纶线和羊毛线①灼烧,闻气味 ②用手拉,比较弹性
D氯铵和硫铵①加硝酸银溶液 ②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制取气体:先加入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CO还原氧化铁:先加热氧化铁,后通入CO气体
C.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的纯度,确定气体纯净后再点燃
D.测定溶液pH:先用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
A.
  地壳中部分元素的含量关系
B.
   一些物质的着火点
C.
   空气中部分成分的体积关系
D.
   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②点燃H2和O2的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CH4和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③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学校电脑房应该配备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⑤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⑥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⑦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⑦C.②⑤⑥⑦D.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请解释或解决下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l)工业上常用烧碱溶液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2+2NaOH═Na2SO3+H2O
(2)用一种试剂既能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同时又能除去其中的杂质.Ca(OH)2+Na2CO3═CaCO3↓+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人体贫血
B.用细沙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
C.洗洁精清除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
D.施用大量的化肥农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