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1)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填字母).
(2)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
 
;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
 
;D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酒精灯的作用是
 

(4)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取矿石样品40g,加入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盐酸219g,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8g(矿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计算:
(1)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2)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1)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可燃物应该过量,目的是把容器中的氧气耗尽;
玻璃棒的用途有搅拌、引流、转移物质等;
(3)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有毒,逸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
(4)根据滤渣的质量可以计算氧化铁的质量,根据氧化铁的质量可以计算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和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1)上述实验中,B、C、D都能够达到实验目的,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这是因为利用木炭虽然能够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但是又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故填:A.
(2)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把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
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散热.
故填:把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搅拌散热.
(3)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铁丝生锈,U型管中的水左高右低;
D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高温 
.
 
2Fe+3CO2
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
故填:铁丝生锈,U型管中的水左高右低;Fe2O3+3CO
 高温 
.
 
2Fe+3CO2;点燃一氧化碳.
(4)解:(1)氧化铁的质量为:40g-8g=32g,
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32g
40g
×100%=80%,
答: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2)设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
 Fe2O3+6HCl═2FeCl3+3H2O,
 160   219
 32g    x
160
32g
=
219
x

x=43.8g,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3.8g
219g
×100%=20%,
答: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点评: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最常见的图标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欲使2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到10%,需加入水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标准状况下33.6升的一氧化碳和足量的氧化铜反应,可得到多少克铜?(ρco=1.25克/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所含的成分相同吗?为了比较其中二氧化碳含
量的变化,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吸气:由导管口端吸气20s后,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几乎不变浑浊,
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
 
(填“多”或“少”).
(2)呼气:由导管口端吹气20s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
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
 
(填“多”或“少”).
(3)通过探究活动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补钙剂标签上对所含的成分有如下说明:每片含主要成分碳酸钙1.5g.某同学要探究该钙片的主要成分含量是否准确,他取出10片钙片,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收集到6.6g二氧化碳(假定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试计算:该补钙剂的主要成分碳酸钙的含量准确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某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3.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A.减少药品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移动游码          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2)某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5.4g药品,在称量中砝码放在了左盘,被称量物放在了右盘,天平平衡时,实际上称量的药品是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溶液》这一单元时,到实验室里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他们的探究:
活动一:小红对“物质溶于水是否都能形成溶液?”进行探究,选取如下用品和仪器:
药品:①粗盐、②氢氧化钠、③植物油、④硝酸铵、⑤蒸馏水
仪器:烧杯、药匙、玻璃棒
(1)通过该探究活动,小红得到的结论:有的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如上述物质中
 
(填编号)放入水中就形成溶液.
(2)在该探究活动中,小华还发现有的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会发生变化,如上述物质中
 
(填编号)溶于水溶液温度会升高,小婷对此的解释是
 

活动二:小聪同学为探究某一实验目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粗盐溶解→粗盐水过滤→滤液蒸发→计算(氯化钠2.5g,水47.5g)→称量→溶解
(1)粗盐水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
 

(2)小聪同学的探究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的量相等的CO和CO2中,分子个数之比为
 
;原子个数之比为
 
;氧原子个数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