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如图所示的是几个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甲中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气球膨胀;
(2)通过实验乙可知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且二种元素的比例为1:8.

分析 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水的化学式可以计算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

解答 解:(1)实验甲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瓶内气压减小,气球膨胀.
故填:气球膨胀.
(2)实验乙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由此可知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水的化学式是H2O,氢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2:16=1:8.
故填:氢、氧;1:8.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乙炔(化学式为:C2H2)俗称电石气,在空气中
燃烧会产生大量黑烟,与充足的氧气反应,发出明亮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的高温常用来熔化金属.请回答:
(1)乙炔属于②(填序号)①无机化合物 ②有机化合物;
(2)乙炔(C2H2)中氢、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12;
(3)乙炔(C2H2)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2$\frac{\underline{\;点燃\;}}{\;}$4CO2+2H2O;
(4)乙炔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不同,原因是反应物(氧气)的浓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氢氧化钾(化学式KOH)的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根据短文的内容,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填空:
A.纯净的氢氧化钾是白色固体;B.它极易溶于水;C.氢氧化钾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
D.氢氧化钾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E.氢氧化钾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可以制得氢氧化铜.
(1)从上面的短文得知,氢氧化钾的物理性质为ABC(填序号).
(2)写出上面短文中涉及的与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有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OH+CO2═K2CO3+H2O、CuSO4+2KOH=K2SO4+Cu(OH)2↓.
(3)根据氢氧化钾的性质,你认为氢氧化钾固体的保存方法是密封保存.
(4)现有一瓶氢氧化钾固体,忘记盖瓶塞,想要验证氢氧化钾固体是否已经变质,可取少量样品溶于水中,并往里面滴加氯化钙溶液,若变质,会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aCl2═CaCO3↓+2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K1、K2、K3均处于关闭状态).
(1)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
若A装置的锥形瓶中放一小块白磷,白磷不燃烧.分液漏斗中放入80℃的热水,打开K1,使热水流入锥形瓶中浸没白磷,关闭K1,白磷仍不燃烧.打开K2、K3,待液体注入锥形瓶后关闭K3,观察到A中有气泡产生且白磷燃烧,则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有氧气参加,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研究碱的性质
若A装置的锥形瓶中放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分液漏斗中盛放足量的稀盐酸,B装置的锥形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分液漏斗中盛放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实验时,打开K1,滴入稀盐酸至A中溶液恰好变为无色,关闭K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②后续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液体流入B中,B中溶液变红且变浑浊,产生该现象的实验操作是打开K3,待液体注入锥形瓶后关闭K3,使A中液体流入B中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锥形瓶内气压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引起系列环境问题.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的方法来吸收转化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部分产物已略).

(1)下列环境问题与CO2有关的是B(填字母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空洞    D.白色污染
(2)第Ⅰ步中不用价格更低的Ca(OH)2来直接吸收CO2的主要原因是Ca(OH)2微溶于水,吸收率低.
(3)第Ⅱ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
(4)CaCO3在医疗上可用作补钙剂.
(5)已知部分原料的价格如下表所示.
试剂Ca(OH)2NaOH
价格(元/Kg)0.362.90
上述工艺中,处理相同量的CO2,联合使用反应Ⅰ、Ⅱ比单用反应Ⅰ所需原料成本更低,原因是通过反应II实现了NaOH的循环利用,减少了NaOH的用量,所以成本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青蒿素[C15H22O5]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g
C.青蒿素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D.青蒿素有42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1.归纳总结是化学息息的常见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甲+HCl→NaCl+H2O,甲物质可以是NaOH(填化学式).上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
(2)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E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固态,D为液态,E为气态;A、B、C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则A为CaCO3(填化学式),写出C→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课外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
操作及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试管①中固体几乎不溶解;试管②中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红磷燃烧产生白烟,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水倒流入集气瓶中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试管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U型管左侧液面下降
(1)实验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2)实验Ⅱ的目的是比较高锰酸钾和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情况.
(3)实验Ⅲ,倒流入集气瓶中的水小于瓶中气体体积的$\frac{1}{5}$,原因是红磷不足或气密性不好.
(4)实验Ⅳ中,观察到U型管左侧液面下降的原因是生石灰遇水放热,使得大试管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传说七瓣花可以帮你实现任何愿望.有A、B、C、D、E、F、G七种物质(如图),分别是铁、碳、氧气、二氧化碳、盐酸、熟石灰、纯碱中的一种,按照相邻花瓣的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的原则,把它们拼成了美丽的七瓣花.已知A为非金属固体单质,C为其中一种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为CO2(填化学式);B物质的用途是人工降雨或灭火.
(2)写出C和D的反应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3)写出E和F的反应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
(4)以上七种物质中,请写出存在相互转化关系的一组物质:CO2?Na2CO3(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