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化学学习中常常需要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对物质进行探究.
(1)图1所示实验中,两杯水都变红,但热水变红的时间比冷水要短.由此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2)如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与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和与氧气接触. 
(3)图3所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的石蕊纸花变红色,为探究CO2能跟水反应,还应补充的实验是将一只干燥的石蕊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C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分析 (1)根据两组实验中的不同条件来分析;
(2)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解答;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此实验说明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可见温度也是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故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2)铜片上白磷燃烧,是因为具备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铜片上红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水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故填: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与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与氧气接触;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色,但是此实验无法证明CO2能跟水反应,还应补充的实验是将一只干燥的石蕊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进行对比;故填:紫色的石蕊纸花变红色;将一只干燥的石蕊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CO2+H2O=H2CO3

点评 本题考查了燃烧条件的探究、分子的性质以及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注意在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性实验时变量的控制,通过对比分析探究的目的得出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分别写出甲、乙、丙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NaOH+HCl═NaCl+H2O;
乙CO2+2NaOH═Na2CO3+H2O;
丙Na2CO3+Ca(OH)2═CaCO3↓+2NaOH.
从微观的角度看,丙反应的实质是Ca2+和CO32-结合生成CaCO3沉淀.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胀大.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NaCl(写物质名称).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
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氢氧化钠(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
于试管中,加入过量
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小林的猜想正确.
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小云的猜想正确.
③无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小红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化学符号是化学的语言,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表示一种物质,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
A.NB.H2C.FeD.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作制冷剂B.木炭用作燃料
C.石墨用作电极D.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通过分离空气得到氮气,但所得氮气样品质量在相同条件下比等体积纯氮气的质量大,则所得氮气样品中含有下列那种气体(  )
A.氩气B.氖气C.甲烷D.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出现白雾
B.将镁条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D.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碳酸钠(Na2CO3)溶液能用于“捕捉”二氧化碳.现有5.3 t碳酸钠可以“捕捉”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反应原理:Na2CO3+H2O+CO2=2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