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除味剂是利用活性炭制成的。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冰箱除味剂进行了相关探究。
探究一:除味剂的还原性
(1)除味剂与氧化铜粉末反应。实验前,小组同学将除味剂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
(2)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小组同学将如图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将试管直立起来,并在酒精灯上加上网罩。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使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其目的是提高加热温度,同学们展开充分的讨论,认为提高加热温度的方法还有_____ (答一种即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其原因是_____。有同学认为此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有一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途径有可能_____。
A 碳和氧化铜反应不彻底生成
B 生成的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
C 试管里空气中本身含有一氧化碳
探究二:除味剂的吸附效果
小组同学认为除味剂的质量会影响吸附效果,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相关数据如表。
实验编号 | 10%红墨水溶液 | 同一规格除味剂 | 溶液褪色的时间 |
① | 10mL | 5g | 10min |
② | 10mL | 10g | 5min |
③ | 10mL | 12g | 4min |
④ | 10mL | 15g | 4min |
(4)上述实验的结论是_____。
(5)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吸附效果?请说出你的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19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人类用于制造触屏材料的铟,相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铟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9
C. 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 相对原子质量是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家庭小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 用缝衣针淬火处理后弯成钓鱼钩 B. 用2B铅笔芯做石墨导电性实验
C. 用冷瓷碟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制炭黑 D. 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硬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要塞片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FeSO4溶液(CuSO4) | 加入过量Fe粉、过滤 |
B | CaO(CaCO3) | 加水溶解、过滤 |
C | CO2(CO) | 通入适量氧气、点燃 |
D | 盐酸(硫酸) | 先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再过滤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要塞片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NaClO2广泛用于造纸工业,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 B. 0 C. +3 D.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沿淮五校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100g水中加入40g甲,形成饱和溶液
B. 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为不饱和溶液
C. t2℃时,甲、丙的溶解度相同,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都是50%
D.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沿淮五校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风油精是家庭常备药。常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以及蚊虫叮咬、晕车等引起的不适。它的有效成分之一是丁香酚(C10H12O2),下列有关丁香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丁香酚属于氧化物
B. 一定条件下丁香酚可以燃烧生成CO和H2O
C. 丁香酚中C、H、O元素质量比为10:12:2
D. 丁香酚的一个分子中含1个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中,菠菜和豆腐不宜同时食用,容易形成不溶性草酸钙(CaC2O4)在体内形成结石。草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 B. +3 C. +4 D.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绿色能源不会产生或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下列利用能源中不能称为绿色能源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