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1?西城区二模)下列关于“相等”的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B、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分析;
C、原子: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D、掌握稀释过程溶质质量不变.
解答:解: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一定相等,说法错误,因为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个数相等,分子的个数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
B、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总数相等,说法正确,故B正确;
C、原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相等,说法正确,故C正确;
D、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说法正确,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熟记规律“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掌握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11?西城区二模)现有Na2CO3和Na2SO4的固体混合物共18g,将它放入98g20%的H2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向此酸性溶液中再逐滴加入84g10%的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11?西城区二模)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CH3OH)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电池反应的原理为:2CH3OH+3O2+4NaOH═2Na2CO3+6H2O.若消耗了3.2g甲醇,可生成多少克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11?西城区二模)有一包未知粉末,其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生石灰、氯化钠、硫酸铜六种物质中的四种.兴趣小组为确定其组成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甲组同学进行定性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分析
(1)取少量该未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粉末部分溶解,
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滤液.
原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
白色滤渣不一定是原粉末中的碳酸钙,其理由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滤液中存在碱性物质.
(3)向(2)中滴加足量稀盐酸.______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
【实验二】乙组同学进行定量探究.

实验测得固体B中含15g氯元素.试综合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进行分析.
(1)乙组实验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是:Na2CO3+2HCl=2NaCl+H2O+CO2↑和______.
(2)该未知粉末的组成可能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11?西城区二模)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相同条件下,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______.
(2)实验B中只有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由此证明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是______.
(3)实验C中红磷要过量,其目的是______,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西城区二模)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