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1)如图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无色气体.请你判断与这种气体相关的性质①不易溶于水,②密度大于空气.
(2)下列实验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
①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②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人液体喷出伤人;
③在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就立即收集收集的气体不纯.

分析 根据已有的气体的性质以及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无色气体,瓶口向上放置,说明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故填:不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2)①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会导致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故填: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②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人会造成液体喷出伤人,故填:液体喷出伤人;
③在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就立即收集,此时排出的气体的是装置内的空气,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故填:收集的气体不纯.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现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无色气体,请你从中任选二种气体,并鉴别它们.
你选择的二种气体是氧气与二氧化碳;
操作方法是:分别向盛有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现象:一个变浑浊,一个无明显变化;
结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有两种化合物A、B,A物质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物质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最多的金属元素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写出这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并计算出相对分子质量:
A物质的化学式CaCO3、相对分子质量100,B物质的化学式Al(NO33、相对分子质量2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清新指数”是空气清洁度的一种标准.下列做法对“清新指数”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是(  )
A.骑自行车出行B.开展植树造林
C.工厂废气直接排放D.提倡使用新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验满
B.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应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
C.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只要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就立即收集
D.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3g碳在10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A.13gB.12gC.11gD.1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四.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NaOH.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a.测溶液pHb.滴加Na2CO3溶液c.滴加BaC1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标准比色卡,pH<7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
【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pH试纸浸入溶液中.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Na2SO4与BaCl2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请你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
(1)“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
(2)“钻木取火”摩擦产生热量,使木头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所以会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既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用于灭火B.参与光合作用C.用于人工降雨D.干冰作制冷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