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茉莉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苏南民歌。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C9H10O2)是其中的一种。根据乙酸苯甲酯的化学式进行计算:
(1)乙酸苯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乙酸苯甲酯的分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3)乙酸苯甲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4)乙酸苯甲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保留到0.01%)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C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2)P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t3°C时,在150 g水中加入100 g甲,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4)t2°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C后,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年5月,南京某公司丢失一枚探伤用放射源铱-192,经过多方寻找终于放回安全箱.如图所是元素周期表提供的铱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铱的原子序数为70
B.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
C.铱原子的相对原子量质量为192.2g
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7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一学期的化学学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实验,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静置一会儿后,用图一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请问:图一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如果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有:______。(任写一种)
(2)为了探究水的组成做了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如图二所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原理______;实验开始后发现两极都有气泡冒出,试管1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此实验能够证明水的组成的原因是______。
(3)如图三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且密度比空气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______: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帮助下将F装置做了如图四所示改进,结果学生发现______ (填“高”或“低”)的蜡烛先熄灭,于是同学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火灾现场应该呈______(填“站立”或“匍匐”)姿势逃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同学们做甲、乙两个中和反应实验的探究,如图所示:
(1)甲实验恰好中和,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填化学式)。
(2)取乙反应后的溶液60.0g,滴加质量分数26.5%的Na2CO3溶液,如图丙,溶液pH的变化如图丁,则与CaCl2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g;请计算该溶液中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根据计算所得数据在图戊中画出产生沉淀的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装有过量锌粉的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 AgNO3 和 Cu(NO3)2 的混合溶液,烧杯中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t2 时,若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t1 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 2 种,固体中金属单质也有 2 种
C.t3 和 t5 时,溶液中的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
D.若向溶液中插入铝丝,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时间 t 的取值范围是:0<t<t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①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的装置为②_____(填字母,下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__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④_____。
有学生对此反应后的溶液感兴趣,他取适量反应后过滤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并用pH传感器连续监测,得到如图曲线图(纵坐标为pH,横坐标为时间)
I.请分析图,写出AB段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⑤_____。
Ⅱ.图中CD段上升的原因你认为是⑥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