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如图是在密闭容器内发生化学前后微观粒子的变化情况,该化学反应的类型属(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分析 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四个: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图示中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并且原来的单质有剩余.

解答 解: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故选项错误;
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一变多,故选项错误;
C、图示中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并且原来的单质有剩余,故选项正确;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要牢记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并会理解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是公租自行车倡导的主题.据统计,目前平谷区共投入运行15000辆自行车.三年来累计办卡10万张,节能减排逾亿吨.
(1)如图自行车所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②(填序号).
①车架:铝合金②挡泥板:塑料
(2)车架表面喷漆防锈蚀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从山茶油中提取一定质量的柠檬醛,使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柠檬醛中只含碳、氢元素
B.柠檬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5
C.柠檬醛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5:8
D.以上说法均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湿法冶铜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两种污染物,为测定该废水中各污染物的含量,给冶铜厂提供处理废水的参考,环保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废水5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沉淀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根据图中所得数据计算分析:
(1)完全反应后的所得沉淀的化学式为Cu(OH)2;其质量为19.6g;
(2)计算该废水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3)氢氧化钠溶液滴至mg之前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在与硫酸铜反应之前氢氧化钠优先与硫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生活中,常会接触到下列物质:A.铜丝  B.天然气  C.干冰  D.食盐水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BD(填字母,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C.
(2)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编号1.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2、探究影响品红扩散快慢的因素3、探究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实验设计
实验分析本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澄清石灰水体积相同.发现两杯水都变红,且整杯热水变红时间比冷水要短,由此说明: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有温度.取等量的硫粉点燃后,分别插入相同规格的盛有空气和氧气样品的集气瓶中,发现硫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该对比实验所得结论为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
(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每32gS和32gO2完全反应后,生成64gSO2
C.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一定有:a+b=c+d
②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C2H5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金属材料在 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①高温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2+H2$\frac{\underline{\;高温\;}}{\;}$Fe+2HCl.
②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产生爆炸.
(2)金属活动性顺序有重要的应用,铝、铜、铁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铝、铜、铁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2的实验:
①在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②将A实验结束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其原因是未反应的铁继续与硫酸铜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SO4、Al2(SO43(填化学式).
(3)某同学在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他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如图3的几个图象(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其中错误的是D(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对比是重要的实验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探究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
B.
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C.
探究催化剂的作用
D.
探究燃烧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对应的类别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C
 物质 熟石灰 小苏打 氨气 硅
 类别氧化物  盐化合物  单质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苯甲酸(C7H6O2)作为食品如香肠、番茄酱、芥末等的调味剂,和黄油及许多其他产品的防腐剂被广泛应用,下列有关苯甲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苯甲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6
C.属于有机化合物D.一个分子由15个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