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图中药品为红磷和水)的分析中,不正确的( )
A. 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
B. 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
C. 图Ⅰ中进入广口瓶的水约占烧杯中水的五分之一
D. 图Ⅱ所示装置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固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100g。
加热时间/min | 0 | t1 | t2 | t3 |
固体质量/g | 28.0 | 23.2 | 18.4 | 18.4 |
(1)共制得氧气_________g。
(2)计算所得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盐酸中加水
B. 将生锈严重的铁钉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
C. 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H2O2溶液来制取O2
D. 将过量的等质量的镁和锌跟别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图图是同学们所熟悉的实验装置,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备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收集氧气通常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代号).
(3)在实验室里若选用A、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
(4)澄清石灰水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之一.如图2所示是同学们做过的实验:
①甲中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
②乙中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
③有同学将甲、乙两个实验后所得物质全部倒入丙实验后的烧杯中混合,静默一会儿,观察到上层溶液为无色,底部有白色沉淀.取少量上层溶液滴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综合分析可知:该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酚酞和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化钙俗名生石灰,某同学针对氧化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分离A中难溶物的操作Ⅰ叫________。
(2)如果要用实验证明B中不是水而是一种溶液,可以选择下列________(填序号)进行实验。
①稀盐酸 ②二氧化碳 ③氯化钠溶液
(3)操作Ⅱ是加入某种物质使无色澄清溶液出现白色固体,如果加入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加入的是固体氢氧化钠(全部溶解),白色固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和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很多环境问题。在汽油中添加乙醇,可减少汽油的消耗 和有毒尾气的排放。以下对乙醇作汽车燃料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
A 原料来源丰富 B 是可再生能源 C 乙醇汽油燃烧完全没有污染
(3)“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________填字母)。
A 甲醇(CH4O) B 甲醛(CH2O) C 乙醇(C2H6O) D 乙醛(C2H4O)
(4)在汽车尾气管里安装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表 面发生反应,产生两种无毒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课堂上,老师做了如图一的实验(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1)随着不断加热,试管①里逐渐有红色固体产生,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同时试管②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明发现通入试管②里的气体有逸出液面的现象,怀疑试管①里还有其它气体生成,比如一氧化碳。老师首先赞扬小明有科学的质疑精神,建议在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展开探究。请你也参与其中,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还有一氧化碳生成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没有一氧化碳生成;猜想二:还有一氧化碳生成
【设计方案】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设计出如图二实验。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小明加大了反应物的用量。老师提示:先将两个开关都打开,再加热,反复挤压气球一会儿。老师这样提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先按老师的提示操作,加热一会儿后,关闭开关2。待充分反应,关闭开关1,停止加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逸出液面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逸出液面的气体是一氧化碳。猜想二成立 |
【交流与提高】同学们通过对以上实验的讨论与分析,认为一氧化碳的产生至少源自两个反应:一是试管内反应物直接反应生成;二是生成物又发生反应而生成。请你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浓溶液吸收没有明显现象,同学们想进一步检验该反应的生成物,可选用的药品有________(填序号)。
①酚酞溶液 ②氢氧化钙溶液 ③稀盐酸 ④锌粒 ⑤氯化钙溶液
【评价与反思】经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感到,正是因为小明具有___________ 精神,我们这次活动才有了更多、更新的收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A、B、C、D、E、F、G、H等八种物质,有如下反应关系或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D为一黑色粉末,通常状况下F为无色液体,H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E、G都为混合物,且E为液体,G为固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G_____;F_____;H_____。
(2)D在图中的关系中扮演了两个角色,分别为_____和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_____;铁在B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根据你所学知识,写出有H生成的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品牌加酶洗衣粉使用方法中提示:用温水浸泡。某科学兴趣小组对该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在不同水温条件下,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水温(℃)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除去奶渍所需的时间(秒) | 28 | 12 | 6 | 4 | 12 | 17 |
根据表中有关数据判断,能正确表示温度对该酶催化效率影响的图象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