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探究题:
有A、B、C、D四种元素,A的单质是自然界中密度最小的气体,B、C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D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在军事上可作烟幕弹.
(1)用元素符号表示:A
H
H
,B
O
O
,C
Al
Al
,D
P
P

(2)写出D的单质在B的单质中燃烧的化学表达式:
P+O2
点燃
P2O5
P+O2
点燃
P2O5
分析: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A的单质是自然界中密度最小的气体,因此A是氢气;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因此B是氧,C是铝;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因此D是磷,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
解答:解:(1)A的单质是自然界中密度最小的气体,因此A是氢气;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因此B是氧,C是铝;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因此D是磷,故答案为:H;O;Al;P
(2)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故答案为:P+O2
点燃
P2O5
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图框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本题有a、b两小题,考生任选一题解答,不得两题都解.若两题都解,则以a小题计分.)
a.在实验室易燃品橱柜里有瓶失去标签的试剂,某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取2.16g该物质,使其完全燃烧,测知只生成2.16g水和5.28g二氧化碳,请你计算后填空:
(1)该物质中含氢元素
 
 g,含碳元素
 
g.
(2)该物质中
 
 (填“含”或“不含”)有氧元素;若含有氧元素,则氧元素质量为
 
 g(若不含氧元素,此空不填).
b.“亮菌甲素化学式为C12H10O5,是黄色或橙黄色结晶粉末,几乎不溶于水,辅料为丙二醇(C3H8O2),溶成针剂用于临床.该药为利胆解痉药,适用于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及慢性浅表性胃炎等.试计算:
(1)“亮菌甲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亮菌甲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78g“亮菌甲素”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8、某班一学习小组以“酸雨的危害”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完成下列探究过程中的记录.
【提出假设】酸雨易对
金属
造成危害.
【调查收集资料】通过查阅资料搜集到以下资料.


【交流讨论】造成酸雨的物质主要
来自于:(任写两点)
含硫煤的燃烧
化工厂排放的尾气

【设计实验方案】以“模拟酸雨的危害”为题进行对比实验.(如下图所示)
实验环境:①天然雨水;②向充满SO2的集气瓶中加少量的水,模拟“酸雨”.
【实验现象】观察一段时间后,各装置里的物质分别发生了变化,就A、B、C三组装置中任选一组描述其对比现象
就B组而言,天然水中的大理石没有明显变化而酸雨中的大理石表面有气泡产生


【交流反思】
①用pH试纸测定酸雨pH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再有滴管将酸雨滴在pH试纸上,一会儿后将pH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

②同学甲认为:酸雨的腐蚀作用来自于SO2的酸性;同学乙认为:酸雨的腐蚀作用是由于SO2与水等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的缘故.你认为
同学乙
的结论正确.为了说明正确的结论,你认为还需要补充的对比实验所用的样品是
B

A.蒸馏水B.干燥的SO2气体C.稀硫酸D.其他稀酸溶液
【实际运用】下列控制酸雨的措施合理的是
AC

A.使用脱硫煤B.加高工业烟囱C.开发新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玄武区一模)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固体沉淀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
CuSO4+Na2CO3=CuCO3↓+Na2SO4
CuSO4+Na2CO3=CuCO3↓+Na2SO4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①结晶水合物受热后易失去结晶水,如CuSO4?5H2O
  △  
.
 
CuSO4+5H2O↑;
②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③无水氯化钙可做吸水剂;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
(三)设计与实验:
Ⅰ.固体的获取: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室温晾干得蓝色固体.
Ⅱ.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用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验,并得到下列现象:
(1)上图中无色气体为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CO2
,所以猜想二不成立.
(2)向蓝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屑,实验现象为
铁片表面有气泡生成、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铁片表面有气泡生成、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
Fe+H2SO4=FeSO4+H2
Fe+CuSO4=FeSO4+Cu
Fe+CuSO4=FeSO4+Cu

Ⅲ.定量测定固体的组成:
设固体为aCu(OH)2?bCuCO3?cH2O,为测定其组成,称取24.0g蓝色固体.继续进行实验:

图2中注射器处为两个单向阀:推注射器时x关闭,y处打开;拉注射器时,x打开进空气,y关闭.
实验步骤:①组装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反复推拉注射器;③称量B、C、D、E、F的质量;④关闭弹簧夹,加热B处玻璃管直到反应不再进行;⑤打开弹簧夹,再次反复缓缓推拉注射器;⑥再次称量B、C、D、E、F的质量.
问题探究:
(3)进行步骤⑤的操作中,注射器活塞要缓缓推动的主要目的是
防止气流过快,C、D中气体不能被溶液充分吸收.
防止气流过快,C、D中气体不能被溶液充分吸收.

数据处理:
(4)某兴趣小组利用上述方法,测得以下数据:(假定每步反应都完全)
B C D E F
反应前 124.0g 250.0g 300.0g 350.0g 360.0g
反应后 116.0g 253.6g 304.3g 350.1g 360.0g
E装置质量增加的原因是
气流带出D中水蒸气
气流带出D中水蒸气
;求该固体的化学式中 a:b:c=
1:1:1
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今年冬天天气比较寒冷,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保暖袋热销.
(1)有一种发热产品“热宝”暖手袋(密封性好)很有特色,初次使用只要用手揉搓袋内的液体,一段时间后,温度就会升高;当停止揉搓,冷却到室温时,袋内的液体中会有固体物质;再次使用时,只要把“热宝”放入沸水中加热,使袋内固体消失后,再次用手揉搓袋内的液体,温度便又会升高.因此,此产品可反复使用达千次以上.
查阅资料:袋内的液体是醋酸钠的“过饱和溶液”.
Ⅰ.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已超过该温度和压力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而溶质仍不析出的现象叫过饱和现象,此时的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
Ⅱ.醋酸钠“过饱和溶液”的配制方法:室温下,先向装有醋酸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醋酸钠晶体,再将烧杯放在到电热板上加热,使晶体完全溶解,最后将该溶液急速冷却到室温(冷却过程中无晶体析出).
Ⅲ.醋酸钠“过饱和溶液”是一种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溶液,其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若溶液受到振动或者向溶液中加入溶质晶体,溶液中便会出现晶核--溶质析出的聚集中心,这时溶液中过量溶解的溶质就会析出而成为饱和溶液,即转化为稳定状态.
分析问题: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如下问题:
①醋酸钠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
增大
(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②在使用过程中,“热宝”暖手袋内液体中产生的固体物质是
醋酸钠晶体
醋酸钠晶体

③醋酸钠的“过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的过程是一个
放热
放热
(填“吸热”或“放热”)过程.
④实验室的桌面上现有一个装有醋酸钠“过饱和溶液”的烧杯,若要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可采取下列方法中的
C
C

a.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   b.摩擦烧杯壁,产生玻璃碎末  c.过度冷却   d.用玻璃棒搅拌
A.a             B.a、b           C.a、b、d         D.a、b、c、d
(2)某沿海地区的食品厂开发生产了一种保暖袋深受中小学生喜爱.剪开保暖袋的外层塑料,会发现袋内有一小袋红色液体和一些固态物.红色液体是一种溶解了有香味的色素的水溶液.
使用时,用手拍打几下保暖袋,让袋内红色液体与固态物接触,3至5分钟保暖袋的温度就达70度以上.
提出问题:袋内的固态物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1:固态物是氢氧化钠;猜想2:固态物是A物质;猜想3:固态物是硝酸铵.
上述猜想中,猜想3肯定不成立的理由是
硝酸铵形成溶液温度温度降低
硝酸铵形成溶液温度温度降低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其他两种猜想,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
Ⅰ.查阅资料发现,氢氧化钠的主要性质:①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②能够使无色酚酞变红色;③能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且反应生成的Na2CO3易溶于水.
Ⅱ.请完成如下探究实验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袋内固体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后于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向滤液中
通入二氧化碳
通入二氧化碳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猜想2正确
反思评价:①小组同学仔细观察,发现袋内固态物中还混有一些煅烧过的田螺、蚌壳碎片,由此想到了猜想2的A物质的来源.A物质
CaO
CaO
(写化学式),生成A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CaCO3
 高温 
.
 
CaO+CO2
CaCO3
 高温 
.
 
CaO+CO2
;A物质在食品厂里的一种用途是:
干燥剂
干燥剂

②袋内的液体之所以不用蒸馏水,而要向水中添加一些易溶性色素,一方面是使液体颜色鲜艳、且有香气;另一方面是防止低温下结冰而冻裂包装袋,其主要原理是
降低水的凝固点
降低水的凝固点

③与上题装有醋酸钠“过饱和溶液”的热宝相比,本题中深受中小学生喜爱的保暖袋在使用价值上最突出的一个缺点是
使用方便
使用方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