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将两只燃着的蜡烛罩上烧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伏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

 

【答案】

B

【解析】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既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也可以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正确;

B、成站立姿势跑出容易导致窒息.错误;

C、伏低身子逃出有利于防止因为缺氧而窒息.正确;

D、淋湿衣服爬出既可以降低温度,也可以防止因为缺氧而窒息.正确.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按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塞上带有玻璃管和气球的橡皮塞,然后放入到盛有90℃热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热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

①试管a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试管b中的红磷不燃烧;③烧杯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1)图A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没有与氧气接触
没有与氧气接触

(2)如图B所示,将一只空、冷试管倒扣在热水中的白磷上.根据已有知识推测该实验的现象是
水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水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你推测该现象的依据是
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3)如图C所示,将茶杯倒扣在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过了一会儿,
上层
上层
蜡烛先熄灭.
(4)逃离发生火灾的房间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C
C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匍匐身体逃出
C.成站立姿势跑出              D.淋湿衣服爬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7世纪,英国著名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为研究空气成分做了下列实验:用一玻璃钟罩将一根燃着的蜡烛和一只实验用的小老鼠一同扣上,一段时间后蜡烛逐渐熄灭,小老鼠也逐渐抽搐,直至死亡.普利斯特里被这种现象所困惑,老鼠是否死于被污染的空气呢?于是他用处理后的洁净空气重复了上述实验,用来实验的小老鼠未能幸免于难!
(1)小老鼠为什么会死亡?
(2)若用一盆鲜花代替小老鼠做以上实验,鲜花会怎样?
(3)由上述两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的探究活动
步骤一:取一支蜡烛,先观察蜡烛的组成,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等,并嗅气味;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于水,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入水底?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还是大?

步骤二: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亮?哪层最暗?取一根火柴梗,拿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如图1,约一秒后取出,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焦的情况,说明火焰哪部分的温度最高,哪部分的温度最低?取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如下图2,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什么物质?
步骤三:将燃着的蜡烛熄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如图3,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回答问题:
(1)蜡烛是由
石蜡
石蜡
棉线烛芯
棉线烛芯
组成的,蜡烛的颜色是
白色
白色
,形状
一般为圆柱体
一般为圆柱体
.硬度较
,气味是
轻微
轻微
,蜡烛不溶于水,把蜡烛放入水中,蜡烛
浮在水面上
浮在水面上
(填浮在水面或沉入水底),蜡烛的密度比水
(填大或小).
(2)蜡烛燃烧既发生了
化学
化学
变化又发生了
物理
物理
变化,火焰分
层,
外焰
外焰
层最明亮,
焰心
焰心
最暗.
外焰
外焰
部分的温度最高,
焰心
焰心
部分温度最低.将干燥的冷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
水雾
水雾
生成,迅速把烧杯倒转过来,并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
浑浊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两种物质.
(3)熄灭蜡烛时,有一缕
白烟
白烟
从烛心飘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
白烟
白烟
,火焰会顺着
白烟
白烟
将蜡烛
重新点燃
重新点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届湖南省岳阳市九校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联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将两只燃着的蜡烛罩上烧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B.成站立姿势跑出
C.伏低身子逃出D.淋湿衣服爬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