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 Zn(Cu):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B. CaCO3(NaCl):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洗涤干燥
C. 二氧化碳(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生石灰的干燥管
D. FeSO4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Fe粉,过滤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潜江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1月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现有以下物质:水、过氧化氢、氧气、铁,氧化汞、二氧化锰、红磷。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将文字表达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用化学式代替;注意每种物质不能重复使用)。
(1)有氧气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
(2)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
(3)红色固体发生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
(4)火星四射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四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图为某药品的说明书的一部分:
(1)该药品为补铁药物,“铁”是指______。(填序号)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2)硫酸亚铁由_______元素组成;
(3)一个硫酸亚铁分子中含有______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四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ClO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 B. 0
C. +1 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燃料X在7.2g氧气中燃烧,得到9.2g混合气体(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混合气体的成分.
资料: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②浓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1)通过混合气体后,A装置增重4.5g,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 ______ .
(2)D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 .
(3)当观察到________,证明混合气体中有CO.
(4)酒精灯火焰上加网罩的目的是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称量B、C装置共增重3.3g,根据以上数据可确定燃料X中所含元素有_______,各元素质量比为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常见的固体物质中,用水不能区分的是( )
A.NaOH和NH4NO3
B.CuSO4和Na2SO4
C.Na2CO3和CaCO3
D.NaCl和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成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成语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 滴水成冰 B. 量体裁衣 C. 百炼成钢 D. 积沙成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青海省西宁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实验。容器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该现象说明( )
A.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且很小
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分子之间有间隔且不可以再分
D. 分子均能保持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装入药品前应先________;实验中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要得到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选择______。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3)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并据此选择上图中______(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 。在此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_____和_____保持不变。
(4)用E装置收集氧气,一段时间之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怒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
(5)甲烷在实验室里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请你根据甲烷的收集方法,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