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为某物质三态变化时的粒子示意图,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状态甲时,分子的体积和形状不随容器改变

B. 状态乙是气态

C. 状态甲时,分子在固定的位置上一动不动

D. 由状态乙转变成状态甲,需吸收热量,分子运动速率减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平顶山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 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 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为了使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采取的措施是是__________ 。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本实验中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的小于五分之一的原因_________(写两种)。

(3)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________(能、否)获得成功,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变化中,后者一定包括前者的是

A.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B. 分解反应、化学反应

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 缓慢氧化、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同学们都点过生日蜡烛,蜡烛点燃后,发出明亮的火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如图A所示,点燃一支蜡烛,看到的主要现象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发出黄色火焰   b.熔化的蜡烛顺着蜡烛流下  c.发光、放热

d.产生淡淡的黑烟    e.火焰分层

(2)将一根木条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出现了如图B所示的圆弧状黑斑,说明蜡烛火焰的_______温度最高。

(3)如图D所示,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有_______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含有________。

(4)如图E所示,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漏斗,用一根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截口处,观察到火柴_________,将产生的气体导出并通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____________。

(5)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判断,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明将取来的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静置后,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改正图中的一处错误:过滤时滤纸的边缘要略低于漏斗的边缘

B. 指出图中的另一处错误:倾倒液体的烧杯没有靠在玻璃棒上

C. 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可导致滤液溅出

D. 将该图改进后过滤得到的水是纯水,不含任何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猜想假设 B. 收集证据 C. 归纳总结 D. 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____。

A.自然界的水是纯净物

B.自然界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

D.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2)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 ②加明矾吸附沉降 ③蒸馏 ④消毒杀菌 ⑤活性炭吸附 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填序号)_________。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将所选用的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填序号)____________。自来水消毒方法有多种,次氯酸钙[Ca(ClO)2]是常用的消毒剂,次氯酸钙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3)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

A中水发生了__________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B中试管1、2内得到的气体分别为(按顺序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教材中设计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要达到该实验目的,可能的实验及推理过程如下:

①氢气和氧气由水产生分解反应而得到 ②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③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④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不变

⑤组装好装置,接通直流电源,观察到两极产生大量气泡

⑥检验产生的气体知,分别为氢气和氧气 ⑦水分子间有间隔

请将需要的实验及推理过程按顺序完成下列排序(填序号):⑤→⑥→______→①→______→②。

(4)C中净化水的方法有两种,它们分别是_________ 、__________。某同学用此净水器将浑浊的珠江水进行净化,他所得到的净化水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_________。

(5)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_______;下列方法中可软化硬水的是(填序号)______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吸附 E.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 原子是所有变化中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C. 原子是由分子构成的 D.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铜仁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尿素是一种优质的氮肥,其化学式为CO(NH2)2,据此我能计算:

(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

(2)尿素中碳.氮.氢.氧元素的质量之比________

(3)一袋50 kg的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