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1是实验室制备氢气的装置图.该装置的特点是,打开弹簧夹,锌粒和稀硫酸接触,发生反应.关闭弹簧夹后,稀硫酸被反应产生的氢气压回长颈漏斗,与锌粒分离,停止反应.用该装置制备氢气,可取得节约药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

(1)图2A、B、C、D 4套装置中,哪些可以产生与图1装置相同的效果?
 
(填序号).
(2)我们在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若遇到玻璃管不容易插入胶皮管内的情况,应如何操作?
 

(3)若在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的氢气,经过净化、干燥后,用来还原氧化铜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发现实验所用的氢气质量远远超过理论值,原因是:
 
 
考点:氢气的制取和检验,仪器的装配或连接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启普发生器的原理回答.
(2)根据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回答.
(3)根据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回答.
解答:解:(1)右图装置的特点是即开即停,也就是说能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BD都能通过开闭止水夹来改变反应容器内的气压,使液体药品与固体药品接触或脱离,从而达到即开即停的效果,AC不可以.
(2)在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若遇到玻璃管不容易插入胶皮管内的情况,先把玻璃管插入端用水润湿,润滑后再行插入.
(3)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实验所用的氢气质量远远超过理论值,原因主要是加热前要先通氢气,排去试管内空气,以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反应后热铜粉还需在氢气中冷却,以防止制得的铜又被氧化;这两部分氢气都不能与氧化铜反应而白白消耗掉.另外如果氢气通过的速度过快,可能会来不及与氧化铜充分反应而浪费.
故答案为:
(1)BD;
(2)先把玻璃管用水润湿;
(3)氧化铜加热前要先通氢气,排去试管内空气;反应后热铜粉还需在氢气中冷却.
点评:气体的制取是初中重要的化学实验之一,既是难重点,又是考查热点,理解反应原理,掌握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检验、验满、收集方法,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S,P,Fe,石蜡,木炭在O2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A
 
B
 
C
 
D
 
E
 
(按问的顺填写).
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有白烟生成的是
 
;有气体生成的是
 
;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且S与O2反应时瓶底水的作用是
 
,那Fe在氧气中燃烧水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俗名“碱石灰”,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碱石灰在空气久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而变质.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流程. 请你参与探究

(1)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一定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操作二的名称是
 

(2)固体A中一定含有
 

(3)溶液B成分的探究.
【查阅资料】
①Ca(OH)2、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
②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③CaCl2溶液呈中性.
【猜想】
溶液B中溶质可能为:
①NaOH; ②Na2CO3; ③NaOH和Na2CO3;④Ca(OH)2和NaOH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甲、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
甲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溶液B中的溶质是Na2CO3
乙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则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OH.
【反思与评价】
丙同学认真分析上述二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并且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认为B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可能含有NaOH.为进一步确认溶液B中是否含NaOH,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
 

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猜想③正确
实验步骤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其实验目的是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一定有NaOH      B.一定有Na2CO3 C.一定有CaO     D.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探究分子性质的课堂中,师生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得到正确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2)请运用分子的性质解释:加热时,水变成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下列物质转化关系图,黑色固体B在反应①、②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J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J物质也不稳定,易分解生成物质I和G.请据此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④
 

(2)操作 I的名称叫
 

(3)残留固体D经溶解、过滤、
 
、烘干后可获得物质B,物质B在反应①、②中起
 
作用;在溶解、过滤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9世纪末,物理学家瑞利在研究中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的密度比用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密度大0.0064kg/m3(相同条件下,氩气的密度大于氮气的密度).他没有放过这一微小的差异,在化学家拉姆塞的帮助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894年发现了空气中的氩气,这就是科学史上著名的“第三位小数的胜利”的故事.
(1)若先将空气液化,然后从中分离出氮气,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瑞利研究的方法是
 
(填“调查法”、“实验法”或“资料检索法”).
(3)根据上述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的密度较用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的密度大的原因是
 

(4)在化学学习中,我们应该学习瑞利的精神之一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由实验现象确定A端接电池
 

(2)A试管里产生的是
 
气;B试管里的气体可用
 
来检验.
(3)写出水电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此反应属于
 
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C、③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粒子都是阳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甲是由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乙是该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1)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中子数为
 

(2)图乙所示粒子的符号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