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1=2”或“1+1≠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20℃,1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D.室温下,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分析 A、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考虑;
B、根据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考虑;
C、根据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该种溶质考虑;
D、根据硫与氧气反应的质量比考虑.

解答 解:A、分子之间有间隔,常温下将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要进入彼此的分子间隔中,而使总体积小于2L,故不符合“1+1=2”的事实;
B、由于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有气体跑出,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小于2g,故不符合“1+1=2”的事实;
C、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可知,溶液既已饱和,在不改变温度和溶剂的质量的情况下是不能再溶解该溶液中的溶质的,故不符合“1+1=2”的事实;
D、根据硫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可以知道,反应中硫和氧气的质量关系为32:32=1:1,所以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故符合“1+1=2”的事实.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两种物质混合时,体积不能加减,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时质量能加减,某温度时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该种溶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食盐水中(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请你一起参与分析,并完成后续实验设计.
【观察现象】①装置中右侧导管中的液面升高.②铁钉生锈,试管底部有
黑色固体物质.
【提出问题】导管中液体为何升高?黑色固体物质又是什么?
【理论分析】小组同学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得知,液面上升的原因是铁钉生锈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使试管内压强低于大气压.
【猜想与假设】小组中的小明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可能含有:
①Fe、②Fe2O3、③FeCl3、④C四种物质.
【分析与验证】小组同学根据小明的四种猜测做了以下分析:
(1)小红同学认为不可能含有氯化铁,该结论得到小组同学的认可,理由是氯化铁易溶于水.
(2)小强同学认为一定含有碳,该结论也得到小组同学的认可,理由是铁钉是铁的合金,其中含有碳.
(3)小组同学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铁,请人帮他们设计方案进行确认: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你选用的试剂是:
稀盐酸(或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无气泡产生)含有铁(不含有铁)
【知识链接】相信你一定在家中做过铁钉分别在水以及食盐水中生锈的实验,你的结论之一是铁钉
在食盐水(填“水”或“食盐水”)中生锈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2015年世界钾盐大会将于7月9-11日在青海省格尔木市举行”,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钾肥生产国.地处格尔木市的“青海钾肥厂”是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有氯化钾、硝酸钾、碳酸钾、硫酸钾等.
(1)上述钾肥产品中属于复合肥的是(写化学式)KNO3
(2)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钾肥样品,已知它们的主要成分分别是氯化钾、碳酸钾和硫酸钾.(假设样品中含有的杂质均不参与化学反应)
【实验目的】通过鉴别,给三种钾肥样品贴上标签.
【实验过程】分别取少量样品溶解在水中,得到三瓶无色溶液并编号1、2、3号.
【实验探究Ⅰ】李祥:取1号样品溶液少许,加入到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他认为1号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氯化钾.
【反思与评价】请你评价李祥的实验结论并说明原因实验结论错误,因为硫酸钾也不会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探究Ⅱ】张小华:取少量三种溶液分别加入到三支试管中,先向各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1号试管无明显现象;2、3号试管中均出现白色沉淀;接着,再向2、3号有沉淀生成的试管中加足量稀盐酸,2号试管沉淀不溶解,3号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沉淀全部溶解.
【结论与解释】将三种钾肥的化学式分别写在下面试剂瓶的标签中.

写出【实验探究Ⅱ】中2号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l2+K2SO4=2KCl+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各组叙述中,属于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铝能在一定条件下被氧气氧化
C.氢气具有还原性D.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1)如图将CO2倒入放有高低不同蜡烛的烧杯中,产生的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了①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②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由这两个性质决定了二氧化碳的用途能灭火.
(2)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各微粒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2个镁离子2Mg2+
(2)3个氢氧根离子3OH-
(3)最简单的有机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H2O.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l、O.
(7)+3价的铁元素$\stackrel{+3}{Fe}$  
(8)2Na+2个钠离子;
(9)一个硫酸根离子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1)X表示核内质子数,该粒子有3个电子层,
(2)当X-Y=10,该粒子为原子(填离子、原子)
(3)当Y=8时该粒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该粒子的符号为S2-
(4)当Y=1的原子与Y=7的原子化合时,形成的化合物是氨气.(填物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海洋中蕴含丰富的资源.
①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净水方法中可以使海水变为淡水的
是D(填序号)A.过滤       B.吸附     C.沉降       D.蒸馏
②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重水(D2O)可作原子能反应堆的中子减速剂和传热介质,重水中的重氢原子(D)核内有一个质子、一个中子.则重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
③如图是采用膜分离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加压后,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其他粒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前后,装置右侧海水中,下列各量减小的是BC.
A.溶质质量分数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质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