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一包白色粉末由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并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沉淀Ⅰ和无色滤液Ⅰ.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CuSO4
②在白色沉淀Ⅰ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Ⅰ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气体和无色溶液,则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
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5种可能.
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BaCl2和NaOH.

分析 根据硫酸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而本题中得到是无色的溶液,所以在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同时能形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钙,硫酸钠和氯化钡也可以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白色沉淀能全部溶于稀硝酸,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所以该沉淀为碳酸钙,即硫酸钠可以氯化钡最多含有一种,可以据此分析判断并解答该题.

解答 解:①把白色粉末溶解后得无色溶液,可知一定没有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于水会使溶液变蓝;
②实验①中的白色固体可能是碳酸钙,也可能是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但是硫酸钡不溶于水而且不溶于酸,而题目中的白色沉淀全部溶于稀盐酸中,并产生无色气体,说明这种白色沉淀是碳酸钙;由实验②可以分析出硫酸钠和氯化钡只能存在一种,或者都不存在,所以根据①和②的条件可以得出可能组合为:①CaCO3  BaCl2 ②CaCO3 BaCl2 NaOH③CaCO3 Na2SO4④CaCO3 Na2SO4 NaOH ⑤CaCO3 NaOH 故有5种可能;
通入二氧化碳后产生了白色沉淀,根据题给条件这种白色沉淀只能是碳酸钡,但是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从而我们判断还应该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后,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碳酸钡沉淀,故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还含有物质的BaCl2和NaOH;
故答案为:
①CuSO4;②CaCO3;5;BaCl2和NaOH.

点评 本题属于文字叙述型推断题,在给定的物质范围和实验现象,来推出混合物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和可能存在的是什么物质;解答时以文字信息为序,寻找并抓住“题眼”,逐步分析“筛选”最终得出答案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能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
A.还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C.实验的溶解度变大了D.食盐的溶解度变小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某科学兴趣小组对“煤炭是否含硫”这一问题产生了争论,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进行测定.

(1)他们查阅资料后找到了这样一段话:“二氧化硫能使KMnO4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成无色),反应方程式为:5SO2+2KMnO4+2H 2O═K2SO4+2MnSO4+2X”.
然而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X)的化学式印刷不清楚,根据上下文了解到该物质是一种酸,请根据已学知识推测X的化学式为H2SO4.反应后生成的MnSO4中Mn元素化合价为+2.
(2)盐往往是由离子构成的.如:KMnO4由K+和MnO4-构成,K2SO4由K+和SO42-构成.盐的晶体或溶液的颜色通常是由构成它的离子决定的.请根据(1)中查阅到的资料推测:KMnO4溶液呈现的紫红色可能是由MnO4-离子表现出来的(填离子符号),理由是:反应后无色溶液中存在K+,说明K+无色,所以紫红色是由MnO4-表现出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某同学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5g制取氧气,加热过程中测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表所示:
反应时间/min123456
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g15.914.612.211.711.711.7
请计算:
(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2)加热到5min时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通过过量灼热的氧化铜
B除去氢氧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插入燃着的小木条,小木条熄灭是二氧化碳
D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
①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充有CO2的瓶中气球鼓起
②向外拉注射器3无明显现象
③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推入瓶中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气球变瘪
④向外拉注射器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NaOH溶液吸收了CO2,导致瓶内压强减小.
(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向外拉注射器3,其目的是证明步骤1中将瓶内的CO2全部吸收了.
(3)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4)本实验的结论是CO2能和NaOH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瓶上的标签(如右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100毫升用于配制成稀硫酸,问
浓硫酸(H2SO4)500毫升
浓度(质量分数)98%
密度1.84克/厘米3
相对分子质量98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贮藏
(1)这10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为184克,其中含溶质硫酸180.32克.
(2)欲配制100毫升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克每立方厘米),需要多少毫升这种浓硫酸和多少毫升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定某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中,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改变值,就能达到目的(样品中其他成分遇盐酸不产生气体).下列措施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  ) 
A.省去装置甲和丁
B.将丙中的NaOH溶液换成Ca(OH)2溶液
C.滴加稀盐酸之前,先抽气一段时间,除去装置内原有的CO2
D.装置乙不再产生气泡时,立即停止抽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2014年以来,机动车“双限”政策出台、全民参与“五水共治”…一项项举措正在使杭州的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请回答:
城市里,雾霾中的有毒颗粒物主要来自汽  车尾气,汽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的形成原因可能是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通过汽车进气道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在电火花引发下发生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利用科技手段处理汽车尾气能有效减少污染,如图是某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据图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6NO═5N2+6H2O(反应条件省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