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硫酸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而本题中得到是无色的溶液,所以在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同时能形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钙,硫酸钠和氯化钡也可以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白色沉淀能全部溶于稀硝酸,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所以该沉淀为碳酸钙,即硫酸钠可以氯化钡最多含有一种,可以据此分析判断并解答该题.
解答 解:①把白色粉末溶解后得无色溶液,可知一定没有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于水会使溶液变蓝;
②实验①中的白色固体可能是碳酸钙,也可能是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但是硫酸钡不溶于水而且不溶于酸,而题目中的白色沉淀全部溶于稀盐酸中,并产生无色气体,说明这种白色沉淀是碳酸钙;由实验②可以分析出硫酸钠和氯化钡只能存在一种,或者都不存在,所以根据①和②的条件可以得出可能组合为:①CaCO3 BaCl2 ②CaCO3 BaCl2 NaOH③CaCO3 Na2SO4④CaCO3 Na2SO4 NaOH ⑤CaCO3 NaOH 故有5种可能;
通入二氧化碳后产生了白色沉淀,根据题给条件这种白色沉淀只能是碳酸钡,但是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从而我们判断还应该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后,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碳酸钡沉淀,故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还含有物质的BaCl2和NaOH;
故答案为:
①CuSO4;②CaCO3;5;BaCl2和NaOH.
点评 本题属于文字叙述型推断题,在给定的物质范围和实验现象,来推出混合物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和可能存在的是什么物质;解答时以文字信息为序,寻找并抓住“题眼”,逐步分析“筛选”最终得出答案即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还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 B. | 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 ||
C. | 实验的溶解度变大了 | D. | 食盐的溶解度变小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反应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g | 15.9 | 14.6 | 12.2 | 11.7 | 11.7 | 11.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 | 通过过量灼热的氧化铜 |
B | 除去氢氧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
C |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 插入燃着的小木条,小木条熄灭是二氧化碳 |
D |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实验装置 | 实验步骤及操作 | 实验现象 |
![]() | ①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充有CO2的瓶中 | 气球鼓起 |
②向外拉注射器3 | 无明显现象 | |
③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推入瓶中 |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气球变瘪 | |
④向外拉注射器3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浓硫酸(H2SO4)500毫升 | |
浓度(质量分数) | 98% |
密度 | 1.84克/厘米3 |
相对分子质量 | 98 |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贮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省去装置甲和丁 | |
B. | 将丙中的NaOH溶液换成Ca(OH)2溶液 | |
C. | 滴加稀盐酸之前,先抽气一段时间,除去装置内原有的CO2 | |
D. | 装置乙不再产生气泡时,立即停止抽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