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构建知识网络能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请分析以下知识网络图,回答有关问题.
(1)则①中填写活泼金属,②中填写碱.
(2)图中“金属氧化物”若为氧化铁,请你写出稀盐
酸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分析 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
(1)根据酸的化学性质,酸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故①中可填写活泼金属,②中可填写碱(①②颠倒也可).
(2)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故答案为:(1)①活泼金属;②碱;(2)Fe2O3+6HCl═2FeCl3+3H2O.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为了测定某碳酸钠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李明同学进行了三次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实验数据如表:
编  号第1次第2次第3次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755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505075
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g444
完成下列计算:
(1)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2)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碳酸钠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物质的性质,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的吸附性  石墨的润滑性B.甲烷的可燃性  氧气的助燃性
C.浓盐酸的挥发性  碳酸的不稳定性D.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金属的导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如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乙(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c(填“a”、“b”或“c”,下同)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4)当b中混有少量的a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5)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你的方法是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做法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B.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用酒精擦试衣服上的油渍D.用铅笔芯替代石墨试验导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符号中的数字“2”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Al--两个铝原子B.2N--2个氮分子
C.O2--两个氧原子D.H2O--每个氢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
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
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1)写出A、B、C的化学式:
ANaOH;BCuCl2;CNa2CO3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丁和乙的质量之和
D.该反应可能是高锰酸钾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医学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中药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等.中医讲究辩证施药,谓曰:“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唐代中药学家陈藏器在其《本草拾遗》中记载:“头疼欲死,鼻内吹硝石(主要成分KNO3)末,愈”.用药简单,功效显著.
东晋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在炼丹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善用化学反应,为病患解除病痛.在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有“食肉方”,原文内容为:“取白炭灰,荻灰,等分,煎令如膏.此不宜预作,十日则歇.并可与去黑子,此大毒.”结合现代化学知识,翻译文中含义大致为:取等量的生石灰、草木灰(含K2CO3),用水煎煮、去渣浓缩.这药不适宜提前制出来,放置十天,就失效了.可用于去除痦子等黑点.有剧毒.“食肉方”原料易得,所用“荻灰”是各种柴草燃烧后的灰烬,现称草木灰,是常用的农家肥,其有效成分K2CO3的性质与Na2CO 3相似.“食肉方”巧妙地利用了反应产物的腐蚀性.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屠呦呦,也正是看到《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才得到灵感,开始研究从青蒿中提取抗疟疾药物.
1964年,越南战争爆发,山间丛林地区恶性疟疾猖獗,且对原有抗疟疾药物产生了耐药性,疟疾患者猛增.越南政府请求支援.1967年中国成立疟疾防治领导小组,1969年,以屠呦呦为组长中医中药专业组介入.他们整理了800多种可能的中药,但并未考虑使用青蒿,因为它的抑制率极不稳定,为12-80%,直至看到《肘后备急方》中将青蒿“绞汁”用药,才得到启发,改用乙醚(C2H5OC2H5)提取.1971年10月,青蒿的动物效价由30%~40%提高到95%.1971年12月下旬,用乙醚提取物与中性部分分别对小鼠、猴进行试验,显示100%的疗效.1972年5月,进行人体试验,试验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疟疾
类型
使用剂量(每次3g)总病
例数
平均
退热时间
疗效
痊愈有效无效


1日2次,连服3天336°20′12
1日3次,连服3天411°23′22
1日4次,连服3天419°6′31


1日2次,连服3天239°50′11
1日3次,连服3天224°11
1日4次,连服3天535°9′14
青蒿素,无色针状晶体,分子式为C15H22O5,制备熔点为156-157℃,易溶于氯仿、丙酮,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因其具有特殊的过氧基,对热不稳定,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分解.
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
回答下列问题:
(1)草木灰属于钾肥(填“氮肥”、“磷肥”、“钾肥”).
(2)食肉方中发生的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对于间日性疟疾病人你给出的服药建议是每次3g,1日3次,连服3天,理由是退热时间最短,见效最快且完全有效.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填字母序号).
A.硝石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B.青蒿素属于有机物
C.“食肉方”不能预作的原因是氢氧化钾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变质
D.从青蒿素的乙醚溶液中分离青蒿素,可采取加热蒸发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