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了证明一种物质M是否属于碳元素单质系列中的一种,首先要证明M是否只含碳元素。为了达到此目的,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先向特制玻璃管中通入纯净的氧气,然后再给试管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不断加热后,发现M逐渐氧化消失,同时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此时停止反应先将A处断开,再停止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由此他得出M物质只含碳元素的结论,但遭到同学们的反对,反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得出M物质只含碳元素的结论,在排除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后,你认为__________,才能得出M物质中只含碳元素的正确结论。
【答案】(1)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 防止澄清石灰水倒吸入玻璃管中 M中可能含有其他元素,如氢、氧等元素 反应前称量M的质量,反应后称量生成的CaCO3的质量,若M的质量等于CaCO3中碳元素的质量
【解析】
(1)先向特制玻璃管中通入纯净的氧气,然后再给试管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出玻璃管中的空气,以防止空气中的成分影响实验结果;
(2)停止反应后,玻璃管中的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澄清石灰水会倒吸入玻璃管,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液体倒吸炸裂玻璃管;
(3)反对的理由是M中可能含有其他元素,如氢、氧等元素;
(4)为了得出M物质只含碳元素的结论,在排除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后,应该测定出参加反应的M的质量和生成碳酸钙的质量,再计算出碳酸钙中碳元素质量,如果参加反应的M的质量和碳酸钙中碳元素质量相等,才能得出M物质中只含碳元素的正确结论。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B. 将生锈的铁钉放入少量的稀硫酸中:开始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C. 加热通入CO2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D. 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能表示3个原子的是______。
(2)A、B、C、D表示四种物质,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
a.B和C属于氧化物 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A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如图中的简易装置来探究水的组成。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为___,b试管产生的气体为____, 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
(2)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
(3)已知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强于氢气,那么,在实验中a、b两管气体的体积比的测得结果比理论值会偏______(填“小”或“大”) ;
(4)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x的数值为_______。
②“+”表示___________
③“11”指的是_______。
④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______个电子,形成_______(填离子符号),它与氯离子形成的纯净物化学式(化学符号)为____________。
(2)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两图是___________(填标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煤(主要成分为碳)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但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SO2)等有害气体而造成酸雨,所以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煤气化和液化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第①步操作主要有溶解、_________、洗涤。
(2)第③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
(3)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煤的气化和液化”生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2KClO32KCl+3O2↑,下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 生成O2的质量
C. 固体中MnO2的质量 D.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菠菜中含有一种有机物——草酸。将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了几种混合气体,气体中含有碳的氧化物。为了探究上述反应生成的碳的氧化物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装置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
B. 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
C. 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 待丙中固体颜色不再变化,测量丁装置的增重,即可测得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_;
(2)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_________(填“大”或“小”);
(4)以下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防止金属腐蚀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C.有效合理地开采矿物 D.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5)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药品,设计方案对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A.锌片,B.铁钉,C.铜片,D.硫酸铜溶液,E.稀硫酸,F.硫酸锌溶液,G.硫酸亚铁溶液,所选用的三种药品是硫酸锌溶液和________(填字母)。
(6)镁、铝、锌的混合物40g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蒸发水后得到136g固体,则反应过程中放出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