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一些步骤:

(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出现图A中的现象,这证明焰心____。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发现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___、____。

温度最低气态有可燃性 【解析】 (1)小木条两头变黑中间不变色,说明外焰的温度高,内焰的温度低;(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发现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气体,并且具有可燃性,这是固体石蜡变成了石蜡蒸气在燃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向Cu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1)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向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①若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可能有_____;

②若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

2Al+3CuSO4=3Cu+Al2(SO4)3 硫酸铝、硫酸镁; 硫酸铜 铜 【解析】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比镁弱,向Cu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铝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不能与硫酸镁溶液反应。 (1)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比镁弱,向Cu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铝与CuSO4溶液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反应原理为SiO2+4HF=X↑+2H2O,则X为(  )

A. F2 B. SiH4 C. O2 D. SiF4

D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反应前硅原子、氧原子、氢原子和氟原子的个数依此为1,2,4,4,反应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为4,2,所以X中含有一个硅原子和四个氟原子。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是一门实用和富有创造性的科学。以下化学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的问题不对应的是()

A. 研制低残留农药一一污染问题 B. 开发海底“可燃冰一一资源问题

C. 自主研发手机芯片—能源问题 D. 研制生产可降塑料---材料问题

C 【解析】 A、合理的施加农药和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如过量施加会造成环境污染,故正确; B、可燃冰是海底发现的一种新型能源,故是能源问题,正确; C、手机芯片是材料问题,故错误; D、可降解塑料是一种新型材料,故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 煤焦化制得煤焦油 D. 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C 【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易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是物理变化,故错误; 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 C、煤焦化制得煤焦油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煤焦油生成,故是化学变化,故正确; D、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单选题

区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和一瓶空气,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闻气味 B. 观察颜色

C. 将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 D. 把点燃的木条伸入瓶中

D 【解析】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在二氧化碳的含量高,所以可以将点燃的木条伸入瓶中,能使木条熄灭的是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正常燃烧的是空气。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单选题

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 吸入的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 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碳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

D. 氧气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

C 【解析】 A.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低,不能说明吸入的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故A错误;B.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故B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题型:填空题

蜡烛有以下性质:①固体;②白色;③质地较软;④密度比水小;⑤难溶于水;⑥受热易熔化;⑦能燃烧。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有____。

①②③④⑤⑥⑦ 【解析】 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变化是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状态、颜色、硬度、密度、溶解性和熔沸点都属于物理性质,物质的可燃性是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题文)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往NaOH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时,发现溶液变成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消失,重新恢复为无色。于是该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溶液的红色为什么会变成无色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可能是所用的酚酞溶液变质了。

猜想二:可能是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了。

猜想三: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的O2反应了。

猜想四:可能是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讨论交流)

小组同学集体讨论后认为猜想一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

(查阅资料)

对于猜想二,大家认为是错误的。如果是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了,就会生成Na2CO3•Na2CO3俗称纯碱,查阅资料得知Na2CO3溶液呈碱性,pH约为10~11.9,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且红色不会消失。

(设计并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三,小组同学先往如图装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从b处通入密度比空气大的稀有气体,将试管内的空气排尽。然后通过注射器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过一会儿红色仍然

消失。则猜想三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2)为了验证猜想四,小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探究,并得出了实验结论,请你帮助该小组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猜想四是正确的。红色褪去变成无色是因为NaOH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的。

(拓展延伸)

小组同学百度“酚酞”得知,酚酞(以H2In表示)其实是一种极弱的酸,遇碱溶液变红的变化可表示为:H2In(无色) In2﹣(红色),据此信息写出H2In遇NaOH溶液变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不合理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溶液变成了红色错误在两支同样大小的试管中,分别放入等体积的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别滴加1﹣2滴酚酞试液;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红色不消失,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先变红色,然后红色消失H2In+2NaOH=Na2In+2H2O 【解析】 【解析】 【讨论交流】猜想一是不合理的,理由是: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