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稀释浓硫酸时,先往烧杯中倾倒的液体为___________。
(2)石灰石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上方看到的“白雾”是因为浓盐酸具有____________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通过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探究水的组成,过程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步骤Ⅰ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B. 步骤Ⅰ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步骤Ⅱ的目的是检验并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
D. 理论上步骤Ⅰ中参加反应的水和步骤Ⅲ中生成的水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此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 图中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1)100%石墨烯电热膜属于______(填物质类别),除可用于穿戴外还可用于_____(写一种)。
(2)石墨烯电热膜施加电压后能够产生较高热量是因为它有良好的_______性,它与金刚石性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
(3)关于石墨烯电热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制作发热服时,施加在电热膜上的电压为安全电压
b.石墨烯电热膜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几乎没有能量损失
c.石墨烯电热膜与石墨都是不透明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溶液中逐滴加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ob段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2)bd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a、b、c、d、e五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的有______________。
A.a B.b C.c D. d E.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0 |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
(2)60℃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质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______g。
(3)5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50℃,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K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被国外友人称作“新四大发明之一”的高铁,大方便人们的出行。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为金属材料的是_____(填序号),动车电路中的导线大多选用铜制造的,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性。
(2)动车表面喷漆主要是为了防止外壳生锈,其原理是_________。
(3)修建铁路所需的大量钢铁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冶炼而得。写出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高铁酸钠(Na2FeO4)是高铁列车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其中高铁酸钠中铁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空气中易变质。CuCl的制备流程如下:
(1)“滤液1”中除了Na+、SO42-外,还存在较多的离子是_______(写离子符号)。
(2)“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2CuCl2+2Na2SO3=2CuCl↓+2NaCl+SO3,产生的SO3迅速与水化合生成一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醇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5)320 g CuSO4与足量NaCl经上述制备流程,可生成的CuCl最多是___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或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跟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C3H8+____O2 _____CO2+ ____H2O;
(4)____Mg+____ N2_______Mg3N2 ;
(5)____FeS+_____O2 ____Fe2O3+ _____S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